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逢雪宿芙蓉山①主人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②远,天寒白屋③贫。
柴门闻犬吠④,风雪夜归⑤人。

    【注释】
    ①芙蓉山:地名。②苍山:青山。③白屋:贫家的住所。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④犬吠:狗叫。⑤夜归:夜晚归来

    【译文】
    远处青山迷蒙,我在风雪途中艰辛地跋涉着。天色已晚,在一山村人家投宿,只见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我在茅屋中已就寝,忽在卧榻上听到犬吠声不止,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

    【阅读训练及答案】
    (1)前两句中“______”、“______”、“______”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寒  白  贫)
    (2)首句“日暮苍山远”中的“_____”点明时间,正是傍晚。“_______”,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
    (日暮  苍山远)
    (3)整首诗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时间顺序)
    (4)诗歌在用字上,“柴门”上承“_____”,“_____”遥承“天寒”,而“_____”则与“日暮”衔接。
    (白屋  风雪  夜)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
   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对“归”的理解上。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如“宾至如归”一般。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关键是诗人的立足点在哪里。前者,诗人是在“白屋”外,在风雪途中;后者,诗人在“白屋”内,或前两句在屋外,后两句在屋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1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经典诗经名句

    经典诗经名句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国风 秦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48
  • 董士锡《虞美人》阅读答案

    虞美人 董士锡 韶华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西风无赖过江来,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 秋声带叶萧萧落,莫响城头角。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无青?  [注]争:怎。 (1…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8
  • 木兰诗在线朗诵mp3女声

    木兰诗在线朗诵mp3女声   木兰诗在线朗诵mp3女声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8
  • 孙觌《吴门道中二首(其一)》阅读答案及赏析

     吴门道中二首(其一)     宋孙觌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n…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9
  • 柳宗元《渔翁》阅读答案及赏析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释] ⑴傍:靠近。西岩:当指永州境内的西山,可参…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7
  • 《和乐天春词》阅读答案附赏析

    和乐天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注释]①这是一首写宫女新妆虽好,却无人见赏的宫怨诗。②宜面:脂粉和…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