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送别杜审言》陈子昂《春夜别友人》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送别杜审言①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 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 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②, 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 流落在丰城。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注: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②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
1.宋之问诗首联中的“嗟”字内涵丰富,含有多重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2.同为送别诗,两首诗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但在抒情方式上又各有特点,请分别结合两首诗的颈联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 嗟为嗟叹之意,一叹惜别离,因同知己离别而惆怅;二为故人被贬、宦海沉浮而感伤;三是抒发因病不能亲自送别友人的遗憾之情。四是在愤懑不平友人遭遇中寄托抚慰与希望。(答出一种情感给2分,两种情感给四分,三种情感给5分)
2. 宋诗用典抒情(1分),借用孙楚和屈原的典故表达友人才学高超却仕途坎坷,寄托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2分)
  陈诗借景抒情(1分),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滔滔江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表现时间催人离别和面对离别的不舍之情。(2分)

对比赏析
《送别杜审言》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首句便营造出寂寥情绪;加上“君”竟要远行万里,更令人嗟叹。诗人因“卧病”不能将朋友送至渡口桥边,故感觉到江上远远烟树都含有他心中的不舍之情。下两联用典,颈联将友人贬谪所行之路写成一条追思故杰的路,孙楚不遇、屈原冤屈,同时含有安慰和鼓励他的意思。尾联将朋友被贬谪比作宝剑流落,有代之不平意。这首诗情理俱佳,颈联工整,尾联质朴,表现出端庄稳重之美。

陈诗诗写作者第一次离开家乡赴东都洛阳告别宴会上的场景,充满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17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马超梦见何凶兆,果断应验了其父被害?

    马超梦见何凶兆,果断应验了其父被害? A.北星殒落 B.火烧营盘 C.水淹凉州 D.雪地遇虎 正确答案:D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76
  • 概括木兰诗每段内容

    概括木兰诗每段内容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第一段  …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6
  • 木兰诗突出孝心

    木兰诗突出孝心   木兰诗突出孝心的解答。一起来看看吧。   木兰诗的主题是孝道.理由:因为文章要突出木兰的孝顺,机智,所以代父从军的过程就详写了.而作战勇敢不是文章的主题所在,所…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6
  • 鉴赏诗歌的语言之炼字类试题解答方法步骤与案例解答

    炼字,即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要炼…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50
  • 李白《咏桂》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

    咏桂 李白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注】金张:西汉时金日磾(dī)、张安…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61
  • 黄景仁《都门秋思四首其三》阅读答案及赏析

    都门秋思 黄景仁 五剧②车声隐若雷,北邙③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注】①此诗作于乾隆四…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