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思及全词赏析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几句。

 青玉案·元夕 –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译文

  夜晚的东风将元宵的灯火吹得如千树花开,更让烟火看来是被吹落的万点流星。华丽的马车香气洋溢在行驶的路上。凤箫吹奏的乐曲飘动,与流转的月光在人群之中互相交错。整个晚上,此起彼伏的鱼龙花灯在飞舞着。
    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身上穿着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我千百次寻找她,都没找到她,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零落之处。

译文二:
像东风一样吹散千树繁花,又吹得满天繁星如雨下。宝马雕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赏析

《青玉案·元夕》为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所作,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此词是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作,上片都是场景烘托,最后一句才是关键,手法上颇象《破阵子》。此词表面写的是作者寻意中人,写出了她的忧愁,孤独。实际上此人就暗指作者自己,表达了自己孤独,壮志难酬的苦闷心理。全词含而不露,极富哲理,读来令人深思,是不可多得的好词。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68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秋怀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秋阴细细压茅堂,吟虫啾啾昨夜凉。雨开芭蕉新闲旧,风撼篔簹宫应商。砧声已急不可缓,檐景既短难为长。狐裘断缝弃墙角,岂念晏岁多繁霜。 茅…

    古诗文 2020年3月17日
    635
  • 江盈科《蛛与蚕》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蛛与蚕  江盈科     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黄口灿然,固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躯。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79
  • 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分析

    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分析   虞荔,字山拔,会稽馀姚人也。祖权,梁廷尉卿、永嘉太守。父检,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垂,垂问《五经》凡有十事,荔…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7
  • 文言文《论衡·卷五·异虚篇》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论衡·卷五·异虚篇》原文及翻译   原文   殷高宗之时,桑谷俱生於朝,七日而大拱。高宗召其相而问之,相曰:“吾虽知之,弗能言也。”问祖己,祖己曰:“夫桑谷者,野草也,而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3
  •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答钟弱翁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注释】 ①弄:相合。 ②蓑衣: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参考译文】 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139
  • 庸医治驼文言文的道理

    庸医治驼文言文的道理   一个故事,会有他的到了,这个是时候,大家看看下面的庸医治驼文言文的道理哦!   庸医治驼文言文的道理  1、做事要有责任感,特别是对事物的本质负责任。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