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译文: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
出自朱熹《春日》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春日:春季来临的日子。
2、 胜日:指春光明媚的好日子。
3、 寻芳:春游赏花。
4、 泗水:水的名字,在山东省中部,源于泗水县,流入淮河。
5、 滨:水边;河边。
6、 光景:风光景物
7、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 东风:春风

翻译: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作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宋朝徽州婺源人,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家大师和理学家。他的诗自然清新,寓意含蓄,简练明快,很多作品成功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秀美和诗人的远大胸怀。

赏析:
《春日》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风和日丽、生气勃勃、百花竞艳、万物更新的美好景象,特别是“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把春天写活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秋名句。

《春日》这首七言诗是宋·朱熹所作,其中“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为名句。诗的大意是:风和日丽来到泗水边赏景,一望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很容易认识到东风的面容,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6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本草纲目兽部羚羊》的解释

    文言文《本草纲目兽部羚羊》的解释   作者:李时珍   释名   九尾羊。   气味   羚羊角:咸、寒、无毒。   主治   噎塞不通。用羚羊角屑研为细末,水送服一匙。同时以角摩…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0
  •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纳兰性德《临江仙》翻译赏析

    临江仙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①欲眠还展旧时书。②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③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④幽窗冷雨一灯孤。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注释 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5
  • 高考文言文断句翻译专项练习

    高考文言文断句翻译专项练习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8
  • 商院赋并序文言文

    商院赋并序文言文   丙申之岁,暮春既辞,孟夏逢迎,直商院八十华诞,气象隆盛,景情相融。惜门下万千桃李,今多不复,犹幸诸前辈安健,冯虚御风,皓首而庆。后生感怀,遂属此文,以敬来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3
  • 班昭续《汉书》文言文课外练习

    班昭续《汉书》文言文课外练习   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竞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③…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07
  •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这两句说的是诗人思念长安宫阙,心往长安,亦不忘其志向和抱负——长安宫阙巍峨,如西望可及之瑶池;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