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思
翻译为:乌云开始从皤溪上起来,太阳从西城外的慈福寺阁后沉落下去。周围的群山,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到来,城楼上,已是满楼的狂风。

出自许浑的《咸阳城西楼晚眺》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释:
    咸阳:今属陕西。此题一作《咸阳城东楼》。
  汀洲:水中小洲。
  溪、阁: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鸟下”二句: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当年:一作“前朝”。

译文:
    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
  夕阳西下时分登上城楼,当时浓云从蟠溪上空涌来,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
  两朝故都,已成草树疯长的田野;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虫鸣,不识兴亡。
   
译文2:
    登上高高的城楼,引动了万里乡关愁思。望芦苇青青柳依依,仿佛江南水乡景致。 溪上云起夕阳返照楼阁,楼头风狂预示着山雨将至。苍茫暮色中,归鸟飞向荒芜的秦苑遗址。寒蝉在枯黄的树叶间哀鸣,汉宫废墟上秋风低回声嘶。行人啊,休提起,当年咸阳的旧事。古往今来一切过往的历史,都已随着滔滔的渭水消逝。
  
译文3:
   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生,眼中的水草杨柳像江南的汀洲。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楼。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样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依然鸣。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的东流。

赏析:
  话说诗人正在凭栏送目,远想概然,那一轮平西的红日,已然渐薄溪山,也不知过了多久,忽见一片云生,暮色顿至,不一时,已经隐隐挨近西边的寺阁了;云生日落,片刻之间,“天地异色”,那境界已然变了,谁知紧接着一阵凉风吹来城上,顿时吹得那城楼越发空空落落,萧然凛然。诗人凭着“生活经验”,知道这风是雨的先导,风已飒然,雨势迫在眉睫了。景色迁动,心情变改,捕捉在“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之中,使后人都如身在楼城之上,风雨之间,不亏为不朽名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将云、日、雨、风四个同性同类的“俗”字连用在一处,而四者的关系是如此的清晰,如此的自然,如此的流动,却又颇极错综辉映之妙。云起日落,雨来风满,在“事实经过”上是一层推进一层,井然有序,将“形势逼人”很自然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使身临其境的人们必定要作出自己的选择:观望、迎头而上还是退却?“山雨欲来风满楼”就是这样一种意境,后人多借用到政治斗争的形势紧迫、或突发事件的暴发前夕等方面的先兆。

这首诗是许浑登临怀古的代表作,通过对在咸阳西楼晚眺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唐王朝日薄西山的衰朽的无限惋惜之情。

    首句 "一上高城万里愁",落笔便点明诗人登上咸阳城楼的满怀愁肠忧情。"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巧用数字,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这样的发端,意远而势雄,尤显情韵之不俗。

    以下五句全写勾起愁肠的晚眺之景—— 激发诗人"万里愁"的触媒。
    "蒹葭杨柳似汀洲",是写诗人晚眺的第一景。诗人凭栏眺望 ,一片蒹葭杨柳杂乱丛生,像是凄凉的沙洲。"汀洲"多为江南水滨之景,联系诗人出生的润州泽国水乡,可触摸到诗人的思乡之恸。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二句,从空间领域描绘写晚眺之所见—— 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 ,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凄风苦雨,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 。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二句,则是从空间领域的下端状摹景物 。山雨将到鸟雀仓惶,秋蝉悲鸣,此时,只有秦汉两代的深宫禁苑才是千古兴亡的见证。秦汉兴亡之事,更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
    结尾"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系感慨之词,是说行人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秦汉旧地如今只剩下由西而东流逝的渭水了。" 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 ,实乃令人思索之语 ,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 。 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
    这首诗歌情景交融,景中寓情,妙合无限,互藏其宅。全诗本来是抒发诗人对唐王朝"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衰败形势的无限感慨之情的,但是诗人并未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呈现了山河的自然美,从而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其次,诗歌颈联和颔联的对仗也颇工整,给人以纵横开阖而又有构图节奏的美感。另外,诗人善于思索 ,凭着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科学总结,把风为雨之先导的自然规律,形象运用入诗,铸成"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富于哲理意味的千古名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联真千古名句也,至今为人们所引用。此联属对工整而精准,云、日、雨、风,溪、山、阁、楼,经过许浑的精心组合,并无重复之感,反而让人感到浑然天成。特别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写的生动传神,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一联是写景,同时也是写情,乡愁国愁一并涌上心头。面对晚唐日趋衰弱的国体,敏感的诗人是有感觉的。
   云生日落,雨前风起,这是一个诗人目睹的现象,在生活中十分常见,然而这人人都常见的自然现象到了诗人的笔下,却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起”、“沉”和“满”这三个字用的是恰到好处,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给人以错落有致的感觉。其景象一层一层推进也让人眼前一新,井然不紊。“云起”是“沉阁”的前提,“风满”是“雨来”的前奏。

  还有用词对比感强烈。风“满”衬托楼“空”,“欲”衬托雨势逼人。这种对比还为人类揭示了另外一种人生现象:凡事发生之前必然会有其征兆的。这就对人类的洞察力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要求,那就是要学会时刻观察周围的事物,透过现象来挖掘其本质的能力。面对这样的现象,有很多人都想用最简练的语句表达出来而无法做到的时候,“山雨欲来风满楼”这短短的七个字便解决了这个问题,使人产生出强烈的共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7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画蛇添足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画蛇添足   刘向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1
  • 《五人墓碑记》翻译

    《五人墓碑记》翻译   《五人墓碑记》是张溥的一部作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五人墓碑记》翻译,欢迎阅读。   《五人墓碑记》   作者: 张溥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⑵…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79
  • 咏草

    朝代:宋代 作者:俞紫芝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满目芊芊野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金谷园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钗十二愁。

    古诗文 2020年3月12日
    595
  • 柳宗元《永之氓咸善游》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永之氓咸善游 原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ld…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4
  •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的意思:阵阵晚风吹着小舟轻轻荡漾,一路春花撒满了溪口的两岸。 出自:唐代诗人綦毋潜创作的五言古诗《春泛若耶溪》 春泛若耶溪 綦毋潜…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7
  • 写北陵 (皇太极墓)的诗词大全

    沈阳北陵,即昭陵,为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是关外清代三陵 (其余二陵为努尔哈赤的福陵和新宾县的永陵)中规模最大和最完整的一座。陵寝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以“昭陵神功圣德碑亭&…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9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