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的意思及全诗诗意赏析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译文]  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枝上,僧人在月光下轻轻地敲门。
出自《题李凝幽居》
唐朝诗人贾岛所做的五言律诗,全诗描写的是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事情。全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最为出名。

 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唐】贾岛

注释:     ①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这里指石根云气。
  ②幽期:再访幽居的期约。
  ③负言:指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的意思。   译文:
  李凝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人往来,只有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我正在月下敲响山门。走过小桥呈现出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正在飘动,好像山石在移动。我暂时要离开这里,但不久还要回来,要按照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决不食言。
     译文2:
       附近没有人家为邻,一切是那么闲适宁静,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了庞杂荒芜的庭院。月光皎洁,万籁俱寂,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上,一位僧人披一身月色,深夜来访,敲响了这座庭院的门。没想到主人不在,往回走的路上,过了桥格外引人注目的是风光秀丽的原野景色,夜风轻拂,天上的云随风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我这只是暂时回去,过一段时间再来,共同归隐的约定,我是不会失言的。

赏析:
这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好友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概括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份。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吗?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最后两句是说,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期。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园子已经荒芜,唯一的一条小路,也长满了青草,可以见出主人公对世事是何等的不萦于心,在这里居住,当然是“幽居”了。

赏析二:
作品描叙的是一件走访友人“幽居”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表达的是一种悠闲自得的情趣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附近没有其他人家,一切都显得闲适而又幽静,一条长满杂草的小路,通向庞杂荒芜的小园。在此,诗人以概括的手法,以简约直白的文字,描写了“幽居”周围的环境:一条通向荒园的小路,长着杂草;居所附近没有其他人家。以朴素直白语言,突出了居处的幽静,暗示了朋友的处士身份。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意思是说,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池塘边的大树上,鸟儿在熟睡;月色里,走来了一位夜行的僧人,轻轻地敲响了庭院的大门。这两句诗是历代传诵的佳句。直至当今仍流传着那则故事——“推敲”佳话。据《苕溪渔隐丛话· 前集》卷下九引《刘公嘉话》记载: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车骑方出,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
  这两句诗,诗人是从听觉的角度进行描述的。诗人怎么知道池塘边的大树上有鸟儿歇宿?应该是听到的,万籁俱静夜晚,突然响起夜行僧人轻轻的叩门声,那熟睡的鸟儿势必要因惊动而或飞或叫,诗人就是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加以描述,进而反衬环境之幽,夜晚之静,令人读之有身临其境之感。倘用“推”字,自然不佳,时间是在夜里,主人是否在家? 即使在家,夜深人静之时,是否已经挂门上锁了?从情理上说,还是作“敲”字更为妥帖,倘若用“推”字,艺术效果就逊色得多。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这两句意思是说,小桥的两边,俯视近处,是景色秀美的原野,举目远山,云脚随风飘移,山石仿佛也在移动。这里写的应该是离开时的路上所见。“过桥分野色”,移步换形,人过了桥,眼前的景色也变了;“移石动云根”,山石是不会动的,诗人这样写,是山头漂移的云脚使其产生了视觉反差,云在动,却觉得山在动。由近及远,自下而上,由实到虚。自然恬淡,幽美迷人,令人想往。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这两句是说,这次只是暂时离去,过不了多久还会再来赴约,一定不失言。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了诗人心中向往隐居的幽情,道出了作品的主旨——这种幽雅宁静的环境,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了诗人对处士生活的迷恋与向往。
        作品使用的是寻常朴素的语言,描写的是寻常之物,如“草径”、“荒园”、“野色”、“云根”,叙述的是寻常之事,如“鸟宿”、“僧敲”、“过桥”、“暂去”再现的却是人所未现之境,渗透的也是与众不同之情。朴实之中见深邃,平淡之中见醇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80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孔子名言名句文言文

    孔子名言名句文言文   引导语: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之一,那么,孔子有哪些名言名句呢?欢迎阅读!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3
  • 文帝议佐百姓诏

    朝代:两汉 作者:刘恒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604
  • 中考语文文言文《论语·述而篇》

    中考语文文言文《论语·述而篇》   述而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29
  • 笼中鹦鹉

      【文言文】   富商有段姓者⑴,畜⑵一鹦鹉,甚慧⑶,能迎客与诵诗。段剪(17)其两翅(18),置⑷于雕笼中。熙宁⑸六年,段忽系狱⑹。及⑺归⑻,问鹦鹉曰:“吾半年在狱…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6
  • 客夜与故人偶集翻译及赏析

      《客夜与故人偶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戴叔伦。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4
  • 张可久――【双调】清江引_张子坚席上

      张子坚席上   云林隐居人未知,且把柴门闭。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游仙梦成莺唤起。   湖上   去年香梅花带雪,赛到孤山社。酒从村店赊,船问邻僧借,梅花又开忙去也。   春…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