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出自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
  结庐: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君:陶渊明自谓。
   尔:如此、这样。
  「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此中」二句:意谓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悠然:自得的样子。南山:指庐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日夕:傍晚。
   相与:相伴。
   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辩,辨识。

译文1: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心中的深奥!
   
译文2:
    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赏析:
本篇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于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味的哲理演绎。诗中写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委运任化的哲理;这哲理又被诗人提炼、浓缩到“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给读者以理性的启示,整首诗的韵调也更显得隽秀深长。
  宋代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得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这首诗正刻画了诗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风貌。他不象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而是“结庐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静,境自静。心无杂念,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亲切感人。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飞鸟相与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 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南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乍闻只觉得清净,悠闲,细思方感作者之愁情,一个人久居僻静之所,则向往喧闹的声音,人之常情。一个“无”字尽显作者之遗憾。“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看则没问,实则扣心自问,敲打警钟,终于蓦然回首,否极泰来,再看眼前之青山绿水,自然风光,心旷神怡,想起日常之生活往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么洒脱,飘逸的情景,一个“见”字,令人忘俗,浮想联翩。酒是很妙的东西,忘却暂时的烦恼,使一切朦胧、模糊,达到美的极致,景中生情,这是体验高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佳”完善高度的统一。“相与还”,何也?周而复始,返朴归真,如果谢灵运还是寄情于山水,那么,陶潜则是与自然山水合二为一,这便是他此时的心境。而后,作者便把自己的领悟升华为哲理的高度,“此中有真意,欲辩而忘言”,最美的大自然的语言便是默默无言。作者的心情由愁生悲,有悲见喜,有喜达欢,又由欢归于平淡。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81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送秦中诸人引》原文赏析及译文

      送秦中诸人引   金·元好问   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   予年二十…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1
  • 满庭芳(答友人)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五柳先生,宦情无几,赋成归去来兮。吾归何所,任运且随时。曾向高人问道,清妙处、已悟希夷。谁能羡,胸中芥子,容易纳须弥。竹林,新职事,神…

    古诗文 2020年5月27日
    614
  • 文言文教学重视诵读

    文言文教学重视诵读   诵读有助学生读准字、词的语音。语音是组成语言的三个要素之一。只要读准语音,才能对语言产生语感。而学生对语言产生语感之后,必然会理解字、词的含义。所以文言文教…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5
  •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朝代:宋代 作者:赵秉文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回首赤壁矶边,…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02
  • 黄庭坚《跋刘梦得〈竹枝歌〉》阅读答案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杜子美夔州歌所谓同工而异曲也。昔东坡…

    古诗文 2022年5月18日
    149
  • 王戎早慧文言文翻译

    王戎早慧文言文翻译   王戎早慧选自《世说新语 雅量第六》 ,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王戎早慧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王戎早慧文言文翻译  王戎(234-305)字濬冲,琅琊临沂人(…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7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