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译文】  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摆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
   【出自】  于良史  《春山夜月》
    
    春山多胜事,     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     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     楼台深翠微。

   注释:
    春山:一作“春来”。
    掬:双手捧起。《礼记·曲礼上》云:“受珠玉者以掬。”
    鸣钟:一作“钟鸣”。
    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青山。庾信《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云:“游客值春晖,金鞍上翠微。”

  译文1: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满怀游春逸兴来到山中,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备感赏心悦目,欣慰无比,以至夜幕降临后仍留恋不已,竟而忘返。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摆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游兴正浓真是不忍离去,哪管它规程迢迢;几番下定决心离开,却又依恋山中一草一木。怀着矛盾的心情,在山道上漫步徐行,这时一阵幽远的钟声传来,抬头望那钟鸣之处,原来是隐于翠绿丛中、月色之下的山中楼台。
   
译文2:
    春天的山野景色真是美好,游览观赏至夜晚竟然忘记回家。双手掬起一捧清水便拥有了月亮,赏玩春花更使得衣裳沾满香气。兴致一来就不计较路途远近,即将离去舍不得花草芳菲。向南远望钟声传来之处,楼阁亭台隐藏在青翠的山色中。

作者:
于良史,唐代诗人。曾为徐州、泗州、濠州节度使张建封从事,官至侍御史。约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载)前后在世。诗入《中兴间气集》。《全唐诗》存其诗七首。其五言诗词语清丽超逸,讲究对仗,十分工整。诗甚为清雅,多写景,构思巧妙,形象逼真,同时寄寓思乡和隐逸之情。诗风与"大历十才子"相近.今仅存诗七首,都是佳作,尤以 《春山夜月》、《宿蓝田山口奉寄沈员外》两首为最善。

赏析:
唐代诗人于良史这首脍炙人口的五言律诗,风格清淡闲雅,描摹物态历历如绘、极富神韵,读来令人唇齿留香、畅快不已。
    诗开篇两句提纲挈领、统率全篇,既写出了“多胜事”是“赏玩忘归”之因,又巧妙地交代了全篇诗情产生的由头,可谓一箭双雕。
    接下来的六句则是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具体描述。诗人紧接着写道:“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可以说,此情此景,再没有比这两句更为恰到好处的描写了:首先,从结构上看,“月”字紧承“赏玩夜忘归”中的“夜”,“花”则紧承首句“春山多胜事”中的“春”,运笔如环,自然圆合。其次,这两句诗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神完气足;人物情态,栩栩如生。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未泯与逸兴悠长。所写“胜事”虽只两件,却是点到为止、以一当十。

    再次,“掬水月在手”,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香满衣”写山花馥郁之气染上衣襟,将花香一分为二。一合一分,上下对举,从字句到意境无不使人倍觉诗意盎然、妙趣横生。最后,精于炼字。“掬”、“弄”二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可谓是神来之笔。

    诗人完全沉浸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于是,唯兴所适,不计路程远近;离开时,面对眼前芳菲的花草又不免怀有依依惜别的深情。这即是诗人在写出“胜事”的基础上,接着铺写的“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二句的诗意。这两句诗写赏玩忘归,“欲去”二字则为折入末两句南望楼台留下伏笔。“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正当诗人在欲去未去之际,夜风送来了钟声。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镶嵌在一片青翠山色的深处。末两句从近处转向远方,以声音引出画面,展现的虽是远景,但仍将春山月下特有的景致用爱怜的笔触,轮廓分明地勾勒了出来,并与一、二、三句点题的“春山”“夜”、“月”遥相呼应。

    纵观全诗,“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乃诗之精髓所在,令人叹为观止。仅凭这一联,《春山夜月》就可不朽了,更何况全诗在艺术上既精雕细琢又语出天成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83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一语文文言文自学方法

    高一语文文言文自学方法   首先,学习文言文要做到三多多读、多背、多练。   古人学习文言文,讲究烂熟于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虽然我们不一定要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但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5
  • 《季氏将伐颛臾》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59
  • 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765
  • 苏轼《养生》阅读答案及翻译

    养生 [宋] 苏轼 [甲]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①。有尊客,盛馔则三之②,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82
  • “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阅读答案及翻译

    先生为给事中①,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l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130
  • 早春寄王汉阳李白拼音版及翻译

    “早春寄王汉阳李白拼音版及翻译”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早春寄王汉阳李白拼音版 《 早zǎo春chūn寄jì王wáng…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