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思及全文赏析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地无边无际 风吹过去把草吹倒 看见了牛羊 形容大草原的美景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①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平川。敕勒是古代一个游牧民族,活动在今甘肃、内蒙一带。

②阴山――就是大青山,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③穹庐――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形状像蒙古包。

④见――同“现”,呈现。

【译文】   
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四面与大地相连,   看起来好像牧民们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那风吹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这首古代民歌,歌咏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敕勒川,阴山下”,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

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敕勒族人用穹庐――圆顶毡帐来比喻草原的天空,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讴歌赞美,这样的审美情趣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穹庐是游牧异议的活动居室,牛羊和牧草是他们的衣食来源,对于这些与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相关的事物 ,他们有着极深极厚的感情。所以我们说,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我们并且认为,这首民歌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原因也在这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95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五代史宦者传论》由宋代著名诗人欧阳修所写,该文通过论述宦官制度的各种弊端说明君主应提高警惕,防止宦官作乱于内而导致国家衰亡的道理。该文也是作者史论中的名篇之一。 【原文】 &nb…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0
  • “春尽绿醅老,雨多红萼稀。”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春尽绿醅老,雨多红萼稀。”这两句是说,春日已尽,初春时酿的酒醅,已经老熟,可供饮用;春雨频仍,因而花稀,无什么花可赏了。意在邀友同饮美酒,非为赏景,诗句韵…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55
  • 文言文片段训练之凿壁偷光篇

    文言文片段训练之凿壁偷光篇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速,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人名),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3
  • “江万里,字子远,都昌人”阅读答案

    江万里,字子远,都昌人。少神隽,有锋颖,连举于乡。入太学,有文声。召试馆职,累迁著作佐郎、权尚左郎官兼枢密院检详文字。知吉州,创白鹭洲书院,兼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召为屯田郎官,未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6
  • 《孟子》选段“居天下之广居”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滕文公下》) (1)下列选自《论语》的名句意思与上文最为接近…

    古诗文 2022年5月18日
    174
  • 《贾谊论》文言文阅读

    《贾谊论》文言文阅读   《贾谊论》 〔宋〕苏轼)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