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及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问渠〔渠:它,指水塘。〕那〔那:同“哪”,怎么。〕得清如许〔如许:如此,这样。〕,

  为〔为:因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南宋诗 人朱熹 的《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 年代: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01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纪昀《老翁捕虎》

    原文 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休宁戴东原曰 :明代有唐某,甫新婚而戕于虎,其妇后生一子,祝之曰:“尔不能杀…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70
  • 《掌广西道监察御史管君墓表》原文赏析及译文

      掌广西道监察御史管君墓表   清·陆继辂   君姓管氏,讳世铭,字缄若,所居曰韫山堂,门下士因称韫山先生,故韫山之字特著。曾祖枪,刑部郎中。祖高,雍正间举人,广东盐场大使。父基…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5
  • 初二上册文言文之爱莲说知识点归纳

    初二上册文言文之爱莲说知识点归纳   语文知识点是同学们学习语文的重要方面,只有牢固掌握语文知识点,才能学好这门课,鉴于此,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初二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之爱莲说,欢…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8
  • 古诗估客乐四首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释宝月

    作者:释宝月 朝代:〔南北朝〕 郎作十里行,侬作九里送。 拔侬头上钗,与郎资路用。 有信数寄书,无信心相忆。 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 大艑珂峨头,何处发扬州。 借问艑上郎,见侬所…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46
  • 《马说》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韩愈《马说》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rǔ)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86
  • 《西北有高楼》古诗原文及译文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8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