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译文]  江水不停地流逝,江边柳条随风摇摆;一座孤零零的村庄,绿草如茵伸向前方,点点杏花在夕阳下随风飘落。
  [出自]  北宋  寇准  《江南春》

   波渺渺, 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 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 蘋满汀洲人未归。
 
注释:
    江南春,这里是词牌名。以“江南春”作为词牌的词现存只有寇准这一首。这个词牌名可能是作者从南朝梁柳恽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择取而名。
   蘋:一种生在水中的蕨类植物。

译文1:
    碧波浩渺,垂柳依依,芳草边绵的远处斜横着几间茅屋,斜日余辉的映照中又飞舞着片片杏花。而天边始终没有出现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丈夫之归舟。
  
译文2:
   水波潋滟延伸很远很远,岸边垂柳在春风里婆婆娑起舞,依依含情。一个小村庄远处芳草萋萋,太阳西斜,照着红纷纷的杏花在飞舞飘香,江南这妩媚的芳春、美好的景色过去了,而远离的亲人却不能一同欣赏与分享,一次次岸边翘首盼望亲人归来,情真意切,柔肠离索,从春天到夏天,连汀洲的水草都已经长满,想念的亲人还是没有归还。

赏析:
此词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的笔触,以景起,以情结,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抒写了女子怀人伤春的情愫。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评此词云:“观此语意,疑若优柔无断者;至其端委庙堂,决澶渊之策,其气锐然,奋仁者之勇,全与此诗意不相类。盖人之难知也如此!
  起首四句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图景:一泓春水,烟波渺渺,岸边杨柳,柔条飘飘。那绵绵不尽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遥远的天涯。夕阳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阒寂无人,只见纷纷凋谢的杏花飘飞满地。以上四句含有丰富的意蕴和情思。“波渺渺”,水悠悠,含有佳人望穿秋水的深情。“柳依依”,使人触目伤怀,想起当年长亭惜别之时。“孤村”句说明主人公心情之孤寂,“斜阳”句则包含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凄凉和感伤。
  结拍两句承前面写景的层层渲染铺垫,直抒胸臆,情深意挚,将女主人公的离愁抒写得淋漓尽致,使人感觉到她的青春年华正在孤寂落寞的漫长等待中流逝。

这首词抒写了女子怀人伤春的情愫。

    起首四句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图景:一泓春水,烟波渺渺,岸边杨柳,柔条飘飘。那绵绵不尽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遥远的天涯。在夕阳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寂寂无人,只见纷纷凋谢的杏花飘飞满地。“波渺渺”,水悠悠,含有佳人望穿秋水的深情。“柳依依”,使人触目伤怀,想起当年长亭惜别之时。“孤村”句说明主人公心情之孤寂,“斜阳”句则包含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凄凉和感伤。

    结尾两句承前面写景的层层渲染铺垫,直抒胸臆:江南的春已过完,离别的愁绪熬断人的柔肠。水中的水草长得茂盛,布满了整个小沙洲,可远去的人啊,还没有回来。女主人公的离愁抒写得淋漓尽致,使人感觉到她的青春年华正在孤寂落寞的漫长等待中流逝。

    全词语言清丽,风格柔美,以景起,以情结,以景寄情,情景交融。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0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李白《蜀道难》原文及翻译

    蜀道难原文及翻译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全诗二百九十四字,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诗中诸多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9
  • 公输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公输   【原文】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译文】   公输盘替楚王制造攻城时用来登城的器械,造成后…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53
  • 欧阳修文集――卷七十八・易童子问卷三

      童子问曰:“《系辞》非圣人之作乎?”曰:“何独《系辞》焉,《文言》、《说卦》而下,皆非圣人之作,而众说淆乱,亦非一人之言也。昔之学《易》者,…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1
  •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父孔炤,明湖广巡抚,为杨嗣昌劾下狱,以智怀血疏讼冤,得释。以智,崇祯庚辰进士,授检讨。会李自成破潼关,范景文疏荐以智,召对德政殿,语中机要,上抚几称善。京师…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5
  • 【中吕】醉高歌带摊破喜春来(长江远映青山)

             顾德润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01
  •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的知识点:通假字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的知识点:通假字   1.《烛之武退秦师》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   夫晋,何厌之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