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 《读山海经十三首》之十 赏析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译文]  刑天失败仍挥舞盾斧,刚毅的精神始终存在。
  [出自]    晋  陶渊明  《读山海经十三首》之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注释:
    《读山海经》共十三首,成一组,本诗是第十首。《山海经》共十八卷,内容多是记述古代海内外山川异物和神话传说。

    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有女名女娲,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海外西经》)

    同物:女娲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译文:
     精卫口含小小的木块,将要填平深深的大海。刑天失败仍挥舞盾斧,刚毅的精神始终存在。 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徒然胸怀昔日的雄心,美好的时刻怎可期待!

赏析:
诗人通过赞颂精卫和刑天身死而战斗不止的百折不挠、顽强斗争的精神,表现自己对强权和暴政的激烈反抗意识,以及对实现抗暴愿望的期待。《读山海经》诗共十三首,这里仅选此一首。
  本篇通过《山海经》中有关精卫和刑天的神话故事,以“金刚怒目”式的特有风格,表现自己誓死抗争的决心,有异于他的大多数作品。
  你看,女娃虽溺死东海,但化为精卫鸟,衔木石以填海;刑天因为和天帝争神位,虽然被砍去头颅,仍然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舞起盾牌和大斧坚持斗争,死不停息,这种以弱对强、永不停息的复仇精神,自始至终显示了剑拔弩张的斗争风格。
  本篇在写作上,语言凝练,形象挺拔。文中在描绘精卫和刑天时,用了其中的“衔微木”、“填沧海”和“舞干戚”这些短语,集中反映了他们死而不息的抗争精神,说明精卫和刑天形弱而实强的力量,如果都能持这种精神,就会使统治者惧而生畏。接着,在末句用了“良辰讵可待”,几乎是直言不讳地召唤人们奋起抗争,这种鼓动性的号召直白无隐,对社会底层具有一定的号召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71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于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于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按照由前而后的空间顺序来结构全文 原文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27
  • 2016年全国卷古诗鉴赏题及答案解析汇编

    2016年全国卷古诗鉴赏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6
  • 永遇乐·落日熔金古诗原文鉴赏

      《永遇乐·落日熔金》的作者是      作者: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66
  • 《寄崔侍御》全诗翻译赏析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的诗意:最为可怜的是我如孤雁独自南飞大海,于是羡慕双溪还知道向北而流。是痛惜自己如孤雁南飞离家越来越远、羡慕双溪能流向家的方向。   出自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41
  • 辛弃疾――玉楼春・戏赋云山

      玉楼春·戏赋云山   宋代: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1
  • 《孟母不欺子》文言文翻译

    《孟母不欺子》文言文翻译   导语:对文言文《孟母不欺子》的翻译,有兴趣的可以进行阅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孟母不欺子》文言文翻译,供各位参阅,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孟母不欺子》…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7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