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王安国《清平乐》翻译赏析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译文]  尽管黄莺叫个不停也留不住美丽的春天。
  [出典]    北宋 王安国   《清平乐》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注释:
  宫锦:古代专为宫廷织造的锦绢。此喻落花。满地残红宫锦污:满地的落花败叶,像是把宫锦弄脏了一样。
  小怜:原为北朝冯淑妃之名,此泛指歌女。
    初上琵琶:刚刚弹起的琵琶之声。
    不肯画堂朱户:不肯被豪门望族养在庭苑中。

译文1:
     黄莺儿不停地鸣叫,也不能把春色留在人间。南园里的鲜花经过一夜的风雨,落英缤纷,好像是宫廷锦绣被弄得点点斑斑。
     歌女刚刚弹起琵琶,便引起我思绪万千。看那漫天飞舞的柳絮在春风中怡然自得,却不肯飘入画堂朱户的豪门大院。
   
译文2:
    莺儿鸣唱苦留春,费尽心机亦枉然。昨夜风雨骤,满地残红,似彩锦污皱。
   小怜初弹琵琶曲,声声怨春不长久。 晓来看花红满地,思绪不禁绕天际。 庭院杨花自在舞,不入画堂与朱户。
   
译文3:
    想留住春色却留不住,黄莺儿费尽唇舌也说不服。满地里落花凋残像彩锦染了宫锦污,原来是昨夜南园遭到风雨凌侮。
    小怜她初抱琵到始弄 ,晓来情思绕游天涯。杨花不肯委身画堂朱户,只愿像春风里综放的自在梨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春兼言志的小令,字数不多,结构精巧。上阕表现作者惜春的美好愿望,他希望春色永远充满人间,然而天气四时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想留也留不住。读到这里,我们还没有真正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因为作者是把春当作一个背景,在这个大背景下,他听到了歌女的琶琶声,对这位以卖唱为生的歌女充满了敬意,因为她就像自在飞舞的柳絮,宁可无着无落,也绝不飞进侯门贵府;她又像春季里绽放的鲜花,宁可在风雨中毁灭美丽。这不禁使我们想到陆游的《咏梅》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相比之下,可谓异曲同工。表面上看来作者是在歌咏这位弹琶琶的少女,实则是用以自况。他认为自己的品格也像杨花柳絮一样不染尘俗,他宁可像天涯歌女一样生活,也绝不受豪贵之家的颐指气使。这种高洁的情怀,在词中娓娓道出,却没有留下多少痕迹。

   词人面对这万花凋谢的景象,自然不胜伤感。此时耳边传来了黄莺儿不停的啼唱,于是,他仿佛感觉到多情的莺儿也正在为落花发愁,苦劝春天不要归去呢。“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好象词人在叹息。写莺语的“费尽”,实是衬托出词人的失落感,因为花开花谢,春去秋来,是自然规律与莺儿无关。妙在词人赋予禽鸟以人的感情,不直说自己无计留春之苦,而是借莺儿之口吐露此情,手法新巧而又饶有韵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79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黄鹤楼文言文原文翻译

    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yN成了神仙,曾经骑着黄鹤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有关这件事记载在…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61
  • 写江苏中山陵的诗词大全

    中山陵,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钟山)中部南麓。1926年1月兴建,1929年落成,同年6月1日孙中山遗体由北京碧云寺移此安葬。陵墓傍山而筑,由南…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60
  • 描写立夏的古诗词

    描写立夏的古诗词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还在苦苦寻找优秀…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0
  • 张之万之马

      【文言文】   张尚书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ldquo…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65
  • 说起那个文言文

    说起那个文言文   文言文乃古人之作也,吾习之,烦而燥。   善!我就是这样一个讨厌古文的人。说起那个古文,它似乎总让我猜不透,硬扯将某个字的意思扯进记忆隧道。换篇文章后,乐滋滋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6
  • 《子夜歌·三更月》翻译赏析

      《子夜歌·三更月》作者为宋朝诗人贺铸。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9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