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桂枝香》翻译及赏析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译文]    到了现在,那歌楼的女子,还把当年陈后主所作的那支《后庭花》唱了一遍又一遍。
     [出自]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   (1)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2)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3)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澄江,清澈的长江。练,白色的绢。
  (4)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簇,丛聚。
  (5)去棹(zhào):停船。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6) 星河鹭(lù)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星河,指长江。
  (7) 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8) 豪华竞逐:(六朝的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
  (9)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10) 悲恨相续:指亡国悲剧连续发生。
  (11) 凭高:登高。这是说作者登上高处远望。
  (12) 漫嗟荣辱:空叹什么荣耀耻辱。这是作者的感叹。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建都金陵。
  (13) 商女:歌女。
  (14) 《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传为陈后主所作。杜牧《夜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翻译
  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象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回想往昔,奢华淫逸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历史上的得失荣辱。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消逝随着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译文】
我登上城楼放眼远望,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已变飒爽清凉。千里澄江宛如一条银练,翠绿山峰像箭镞耸立前方。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白鹭好像在银河里飞舞,丹青妙也难描画这壮美风光。
遥想当年,故都金陵何等繁盛堂皇。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阁楼,六朝君主一个个相续败亡。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六朝旧事已随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时至今日,商女们时时地还把《后庭》遗曲吟唱。

【评点】
这首词作于词人第二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的时候,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上片侧重写景,写词人登高所见。在一派飒爽的晚秋天气中,词人登高临远,大笔挥洒,描绘秋日晚暮江山如画的景色,视野开阔,气象壮观。以“登临送目”起首,指出地点和时间,并引出下文的景物描写。结尾总收一笔,从侧面概说此地风物之美。
下片抒怀。词人发六朝兴亡的感慨,突出“门外楼头”的旧事,其实是借古伤今,别有言外之意。“千古”二句起笔高迈,从后人感怀的角度,把感叹的深度和力度推向极致。“六朝”两句融情入景,把深深的古之幽情寄于寒烟、衰草、商女、后庭等一系列凄清的意象,效果立现。过去的虽然已经过去,可至今犹唱的《后庭》遗曲不也是对今人的一种警醒吗?
这首词境界雄浑、阔大,伤怀吊古,暗寄讽谏之情,可以看出词人对统治者的劝诫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可谓蕴藉深沉。

鉴赏
  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为作者别创一格、非同凡响的杰作,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

  全词开门见山,写作者南朝古都金陵胜地,于一个深秋的傍晚,临江揽胜,凭高吊古。他虽以登高望远为主题,却是以故国晚秋为眼目。“正”、“初”、“肃”三个字逐步将其主旨点醒。

  以下两句,借六朝谢家名句“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之意,点化如同已出。即一个“似练”,一个“如簇”,形胜已赫然而出。然后专写江色,纵目一望,只见斜阳映照之下,数不清的帆风樯影,交错于闪闪江波之上。细看凝眸处,却又见西风紧处,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风飘拂。帆樯为广景,酒旗为细景,而词人之意以风物为导引,而以人事为着落。一个“背”字,一个“矗”字,用得极妙,把个江边景致写得栩栩如生,似有生命其中。

  写景至此,全是白描,下面有所变化。“彩舟”、“星河”两句一联,顿增明丽之色。然而词拍已到上片歇处,故而笔亦就此敛住,以“画图难足”一句,抒赞美嗟赏之怀,颇有大家风范。“彩舟云淡”,写日落之江天:“星河鹭起”,状夕夜之洲渚。

  下片另换一幅笔墨,感叹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继亡覆的史实。写的是悲恨荣辱,空贻后人凭吊之资;往事无痕,唯见秋草凄碧,触目惊心而已。“门外楼头”,用杜牧《台城曲》句加以点染,亦简净有力。

  词至结语,更为奇妙,词人写道:时至今日,六朝已远,但其遗曲,往往犹似可闻。此处用典。“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唐贤小杜于“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时所吟之名句,词人复加运用,便觉尺幅千里,饶有有余不尽之情致,而嗟叹之意,千古弥永。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正如词人所担忧的,腐朽保守、不思进取的大宋王朝在亡国之音的乐曲声中,一步步走向衰亡。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9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100首最美的情诗诗句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6
  • “李抱真,字太玄,沈虑而断”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抱真,字太玄,沈虑而断。怀恩反,代宗召抱真问状,答曰:“郭子仪尝领朔方军,人多德之。怀恩欺其下曰,‘子仪为朝恩所杀。’今起而用,是伐其谋,兵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7
  • 尉迟杯·七夕怀静怜

    朝代:清代 作者:朱彝尊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吴绫白,偏爱缝双袖鸦翎黑。多应北里新妆,怕堕寻常标格。微风帘额,看露叶,中庭尽秋色。记鳞鳞,月底疏云,曾照勾阑吹笛。一自细马驮归,剩…

    古诗文 2020年3月23日
    766
  • 高棅《峤屿春潮》阅读答案

    峤屿春潮 [明] 高棅 瀛洲见海色,潮来如风雨。 初日照寒涛,春声在孤屿。 飞帆落镜中,望入桃花去。 【注】 ①峤:山岭;    ②屿:有山的小岛。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2
  •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译文]  树上黄叶在雨中纷纷飘零,犹如灯下白发老人的命运。 [出自]  司空曙  《喜外弟卢纶见宿》 &nbs…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3
  • 钟惺《夏梅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钟惺 夏梅说 (明)钟惺 ①梅之冷,易知也,然亦有极热之候。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俗争赴,此其极热时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实,和风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花实俱往,时维朱夏,叶干…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10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