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翻译赏析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译文] 只有那相思像无处不在的春色,在大江南北一直伴送你回去。
[出典]  王维  《送沈子福之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
   沈子福:当是作者友人,其事迹不详。
    江东: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罟(gǔ)师:渔人,此借指船夫。罟:网。
    临圻(qí):此指江东近岸之地。临:临近。圻:弯曲的河岸。

译文:
     渡口杨柳依依,行客稀少,艄公摇起桨驶向江东。我的相思就像春色一样,弥漫在江南江北,送你回家。

赏析:
王维的送别诗,几乎首首都有新意。这一首艺术构思新巧缜密,想象大胆丰富,比喻自然贴切,感情深切浓郁。
  首二句点出送别的时间、地点。杨柳渡头是实写春景、既为下面的别后相思伏笔,又渲染送行的环境气氛。在杨柳依依的渡口,在春光烂漫的时候,与朋友分手,心情尤为抑郁。这是以美景反衬离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杨柳”的意象又暗示离别。“行客稀”,表现别后渡头岑寂之景。行客越来越稀少了,只有诗人仍立在渡口,依依不舍地目送着友人远去。
  这又是采用了反衬手法。“罟师荡桨”句再添一笔:
  连渔人也都摇着船桨,向着近水的曲岸边荡去准备归家了。诗人却忘了归家,他的身心都被离去的友人带走了。今人刘拜山云:“行客、罟师本属局外,却被牵入局中,借彼之漠不关心,形己之深情独往。烘染无痕,妙不着力。”(《千首唐人绝句》。
  后两句,描写友人已乘船远去,诗人眺望大江两岸,桃红柳绿,碧草如毡,春光怡人,此时,他突发奇想,感到心中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如同眼前无处不在、无边无际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追随友人归去。这两句诗,巧妙地同时运用比喻、象征、拟人、幻想等多种手法,将春色写得有情有意。而春色的浓郁、无所不在,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惜别之情的深厚浩茫、缠绵悱恻、超越时空。相思之情是抽象无形的,诗人以春色来比喻,它也就变得生动具体,使人可见可触可感了。江南江北一片春色伴送友人归去的意象,新鲜独创,创造出一个深邃阔远的意境。明人钟惺《唐诗归》评说:“相送之情,随春色所至,何其浓至!末两语情中生景,幻甚。”可谓深得其妙。
  钟惺所指出的这种以情中所生出之幻象、幻境抒写离别的手法,李白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及北宋诗人郑文宝的诗句“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柳枝词》),都明显地受到王维这首诗的启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96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一作:泪…

    古诗文 2020年3月23日
    649
  • 静夜思古诗的意思全解(李白)

    “静夜思古诗的意思全解(李白)”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静夜思古诗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古诗的意思全解 …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9
  • 清平乐金风细细的翻译赏析

      《清平乐·金风细细》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晏殊。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9
  • “春萝秋桂莫惆怅,纵有浮名不系心。”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春萝秋桂莫惆怅,纵有浮名不系心。”这两句是说,故乡春天的丝萝秋天的桂啊,你们不要失望和感伤,我纵然进士及第,有此浮名,但它不能系住我的心,故乡的山山水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120
  • “罗宪,字令则,襄阳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①罗宪,字令则,襄阳人也。父蒙,蜀广汉太守。宪年十三,能属文,早知名。师事谯周⑴,周门人称为子贡。 ②仕蜀为太子舍人、宣信校尉。再使于吴,吴人称焉。时黄皓预政,众多附之,宪独介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8
  • 描写雪山美景古诗集锦

      1木公《题雪山》   郡北无双岳,南滇第一峰。四时光皎洁,万古势龙从。   绝顶星河转,危巅日月通。寒威千里望,玉立雪山崇。   2李京《雪山歌》   丽江雪山天下绝,堆琼积玉…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10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