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全词翻译赏析

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译文]  不知道屋外红杏枝头上,花儿还剩下几许?只怪那无情的清明雨,点点滴滴洒下来,让憔悴的花面满是啼痕。
  [出自]   北宋  赵令畤  《蝶恋花》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注释:
   止:犹“只”。
   沉烟:点燃的沉香。
   宿酒:昨蜍所饮的酒。
     恼:撩惹。恼破:恼煞,极尽烦恼。
   西江: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

译文1:
      想要减掉罗衣,可是寒气还没有退去。珠帘也无心卷起,一个人在深闺中闲居。红杏枝头的花不知还剩几许,美丽的面庞尚有啼痕,只恨这清明时的细雨。
  终日无聊闷坐,看着沉香的轻烟一缕。昨夜喝闷酒而大醉,今早醒来得太迟。被惜春的情怀所困,心中充满了愁绪,飞回的燕子又耽误了带来回信,我泪眼凄迷,呆呆地望着小巧的屏风,那上面画的是遥远的西江的水路。
   
译文2:
    想减一件罗衣寒气还未去。不愿卷起珠帘,独自一人待在闺房深处。不知红杏枝头花还有多少?泪流不断只恨绵绵清明雨。
    整天面对沉香青烟缕缕,昨夜酒醉迟迟未醒,满怀惆怅恼恨春已去。飞燕又将他的归信耽误,只好凝望屏风上的西江路。

赏析:
上片首句写冬春之交闺客佳人“欲减罗衣”,却又踌躇起来,因为她感到此时寒意犹未消去,暗示了女主人公因气候变化无常而最难将息的心情。“不卷珠帘,人深深处。”虽未直接说出闺中人的心绪,却画出一位佳人惆怅自怜之态,使人隐隐感受到她心中的愁闷。
  以下两句点明女主人公愁闷的表层原因——清明时节的连绵春雨。这场雨,不仅使气候“寒未去”,“欲减罗衣”不能,更重要的,它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雨打花枝,落红无数!所以,帘虽未卷,而女主人公十分关切庭院中的花儿,迫不及待地问询:“红杏枝头花几许?”当然,不消问,她也料到娇艳的杏花定然会遭到的命运了!她仿佛看到那枝头稀稀拉拉几朵残存的红杏,依稀还带着雨痕,像啼哭一样,憎恨那残酷无情的清明雨呢!当然花儿哪有悲与恨,只不过是人的感情折光而已。但按其情绪之剧烈程度看,闺中人因此而啼哭而憎恨,看来不像是一般伤春、惜花的意绪了。词是中女主人公之“止恨清明雨”,当别有感恨。人世间有许多人和事有如花儿般的美好,结果却被一场无情“风雨”破坏了。“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这两句词实是颇富有象征意味的。
  词之上片,将女主人公惜花伤春的意绪表达得颇为动人。
  过片三句,转写闺中人内心极度的凄寂和苦闷。
  “尽日沉烟香一缕”,她终日对首一缕袅袅香烟出神,深闺之寂寞冷清和人的百无聊赖可想而知。“尽日”,即李清照所说“愁永昼”也。尽日苦坐愁城,无法排遣,唯有借酒浇愁。“宿酒醒迟”,可见恨深酒多,以致一时难醒了,而醒来仍然是空对“沉烟香一缕”而已,此种境遇何等难挨!“恼破春情绪”,关合上片惜花恨雨,极力渲染出一个“愁”字。
  结尾两句点出女主人公愁思重重的深层原因——佳人怀人心事。“飞燕又将归信误”,她多么希望春燕给她带来远人的信息,而它们却如史达祖笔下那“便忘了,天涯芳信”的双燕,多么令人失望!于是她只好空对屏风怅望:“小屏风上西江路”,淡烟流水的画屏上画的正是通往西江之路,回想当初心爱之人正是从这水路远去的!歇拍写出了闺人佳人对心上人的一往情深,读之令人感到意犹未尽,一咏三叹。
  《草堂诗余正集》评此词结句曰:“末路情景,若近若远,低徊不能去。”这一评语,极为准确,精炼地概括出此词含蓄蕴藉、语婉意深的风格。

     子京《木兰花》“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是春浓;赵德麟《蝶恋花》:“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是春尽。红杏枝头花开花落,无不牵词人之欢情愁绪,词人之善感如此。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19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中考语文寒假专练:往年课外文言文考题

    中考语文寒假专练:往年课外文言文考题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曹玮久在秦中,累章求代。真宗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李及,上从之。众疑及虽谨厚有行检,非守边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4
  • 小学描写夏天的古诗句

      小学描写夏天的诗句(一)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9
  • 《项羽本纪》“项王军垓下,兵少食尽”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项王军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116
  • 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的翻译赏析

      《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作者是宋朝文学家黄庭坚。其古诗全文如下: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9
  • “竹风能醒酒,花月解留人”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竹风能醒酒,花月解留人。”这两句大意是:竹风清爽,能令人酒醒;花月娇媚,能理解主人留客之心。本来诗人已醉了,但清爽的竹风吹到身上,使人精神为之一振,酒意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57
  •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萧索空宇中,…

    古诗文 2020年3月19日
    57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