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忆王孙·西风一夜翦芭蕉》全词翻译赏析

忆王孙·西风一夜翦芭蕉
纳兰性德

西风一夜翦①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
强把心情付浊醪②。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

注释
①翦:削除,使凋败之意。
②浊醪:浊酒。

译文
“西风一夜翦芭蕉,满眼芳菲总寂寥”,昨天晚上刮了一夜西风,今天起来一看,蕉都凋残了,满眼的花儿草儿也都打了蔫了。——我也打了蔫了,心情很差,那,怎么排解坏情绪呢?干脆,去喝酒好了,“强把心情付浊醪”。 浊醪(láo),就是浊酒。
光喝酒也不是个办法,一边喝酒一边看书吧。看什么书呢?看《离骚》,用《离骚》来“洗尽秋江日夜潮”。
——最后一句乍看上去很是费解,问题之一:江潮怎么“洗”呢?洗衣服、洗菜、洗澡,都是可以洗的,洗水可该怎么个洗法?问题之二:就算水也可以被洗,可难道能拿《离骚》来洗么?用《离骚》去洗江潮,这不会比用肉包子去打狗更有效果吧?
所谓“秋江日夜潮”,即是心潮澎湃之“心潮”。

赏析
这首小令别看短小,所有意象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诸家注本往往忽略平凡无奇的前两句而不加解释,其实,对这首词来讲,《离骚》是一个主题,全部句子都在围绕着这个《离骚》。明白了这个主旨,我们重新再看一下:
“西风一夜翦芭蕉,满眼芳菲总寂寥”,这也许是写实,也许不是,这个景象正是《离骚》的一个主要意象:“众芳芜秽,美人迟暮”。接下来“强把心情付浊醪”,容若去借酒浇愁了,这也和《离骚》有关吗?——当然有关,只要一联系下一句的“读《离骚》”,就知道这里的关系何在了。
古人喝酒、读书,有两个很著名的典故,一是“《汉书》下酒”,和《汉书》有关,这里不讲,另一个就是“痛饮酒,熟读《离骚》”。一般只要一说喝酒,如果接下来要说读书的话,读的这个书往往不是《汉书》就是《离骚》,这已经是文人传统中固定的文化符号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33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写鹿回头的诗词大全

    鹿回头,是崖县榆林港南面的一座山岭。在遍布珊瑚礁石的海滩,一座貌似金鹿的山岭拔地而起,雄伟峻峭,“鹿”身站在海边,而“鹿”头回观,故名。相传很久以前,一黎族青年,手持弓箭,追赶一只…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354
  • 卢挚――摸鱼子 奉题雪楼先生鄂宪公馆岁寒亭诗卷 雪

       摸鱼子 奉题雪楼先生鄂宪公馆岁寒亭诗卷 雪   元代:卢挚   为君歌岁寒亭子,无烦洲畔鹦鹉。江山胜概风霜地,要近鲁东家住。丘壑趣。应素爱、昂霄老柏孤松树。登高作赋。想白云阳…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0
  •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文言文及翻译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文言文及翻译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主要是哀悼许平有才能而屈于下位。文章第二段以离俗独行之士和趋势窥利之士的不遇,来衬托许平的不得志,行文若即…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135
  •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这两句写塞北的景象——不能说塞北没有春到,但由于只见风沙,不见青草,纵然春天到来,风沙依旧,又从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5
  • 关于描写写作的诗词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   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   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   4、文章自得…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4
  •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知识点总结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知识点总结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