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这两句是说,雨过天晴,湿云犹在,霁后如洗的青山更加显得苍翠欲滴;东南方四五座峥嵘的山峰,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犹如丹青高手画出的秋山晚霁图,十分美妙。雨后青山如洗,霁云明快轻柔,使人看出诗人愉悦的心情。“画”字用得极为巧妙,是点晴之笔,不但写出山峰的美妙,而且传出望者的惊奇与愉悦,别有一番情趣。

出自郎士元《柏林寺南望》
溪上遥闻精舍钟, 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 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释
⑴遥:远远地。闻:听见。精舍:佛寺,此处指柏林寺。
⑵泊:停船靠岸。径:小路。度:度过,越过。
⑶霁(jì):雨止。
⑷东南:一作“西南”。

参考译文
还在溪上航行,就已听到寺庙的悠悠钟声。停船拾阶而上,山路蜿蜒穿越着秘密松林。雨后初晴,山色青翠,白云悠悠飘荡。眺望西南,四五青峰,更加郁郁葱葱,犹若刚刚画成。

简析
此诗状写柏林寺所在山峰灵秀清丽之美景,蕴含着诗人陶醉于自然之中的愉悦恬适之情。首句写舟中已闻寺庙钟声,表现空气澄净;次写登岸后走过松径小道才到山寺,可见地处清幽。后两句雨后远眺,云气缭绕如一幅米家山水画卷,意境跃然欲出。虽意在写景,然处处有人的踪迹,人的感受,人的情趣。全诗融情于景,创造出“诗情画意”的艺术佳境。

第三句写山,着意于山色(青),是就一带山脉而言;而末句集中刻划几个山头,着眼于山形,给人以异峰突起的感觉。峰数至于“四五”,则有错落参差之致。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峥嵘的山峰犹如“画出”。不用“衬”字而用“画”字,别有情趣。言“衬”,则表明峰之固有,平平无奇;说“画”,则似言峰之本无,却由造物以云为毫、蘸霖作墨、以天为纸即兴“画出”,其色泽鲜润,犹有刚脱笔砚之感。这就不但写出峰的美妙,而且传出“望”者的惊奇与愉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65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新唐书·虞世南传》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余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陈天…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52
  • 《汉书・卜式传》

    原文】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71
  •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102
  • 文言文翻译妙招

    文言文翻译妙招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而在各类考试时,这“理解基本内容”常常以翻译的题型出现,即将文言语句或小段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0
  • 文言文《幽王击鼓》阅读训练题

    文言文《幽王击鼓》阅读训练题   幽王击鼓   周宅丰、镐,近戎。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远近相近,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6
  • 峡江寺飞泉亭记原文阅读及译文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