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张升《离亭燕》全词翻译赏析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译文]  六朝时多少兴衰盛亡的故事,如今都成了渔夫樵子茶余饭后的闲谈啊。
  [出自]  北宋  张升  《离亭燕》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释:
    潇洒:爽朗萧疏。
  霁色:雨后初晴的景色。
  蓼屿:长有蓼草的小岛。
  低亚:低垂。
    六朝:先后在建康、金陵(今南京市)建都的吴、东晋、宋、齐、梁、陈。
    这首词中的“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曾引用过,历史事件和人物,任人评说。
    此词的作者历来众说纷纭,有张升(昇)、张昪、孙浩然三说。
    1、孙浩然说:黄升(昇)的《花庵词选》题孙浩然作。
    2、张昪说:胡云翼先生选注的《唐宋词一百首》题张昪作,此与范公称《过庭录》同。
    3、张升(昇)说:同样是胡云翼先生选注的《宋词选》题张升(昇)作。
   查阅了龙榆生先生的《唐宋词格律》、谢映先先生的《中华词律》,以上2本权威著作均题张升(昇)作。另外易中天先生也说是张升的词。据此,暂且定此词的作者为张升。(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再翻阅一下唐圭璋先生的《全宋词》查证)

译文:
    鸟瞰金陵一带,江山如画,一切景物高爽不俗,优雅无比。极目江天,天光水色交融;江滩上,蓼草荻花掩饰着竹篱茅舍的小渔村。
    水天相接之际,客船高挂着白帆;烟霭之外,酒旗低垂着。历史更迭,六朝的兴盛和衰亡已随风消散,全都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闲谈的谈资。倚楼怅望,只见凄凉的夕阳默默地西沉。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兼怀古的词,在宋怀古词中是创作时期较早的一首。词的上片描绘金陵一带的山水,在雨过天晴的秋色里显得分外明净而爽朗;下片通过怀古,寄托了词人对六朝兴亡语朴而情厚,有别于婉约派的词盛衰的深沉感慨。全词层层抒写,勾勒甚密,语卜而情夺取,有别于婉约派的词风。   开头一句“一带江山如画”,先对金陵一带的全景作一番鸟瞰,概括地写出了它的山水之美。秋天草木摇落景色萧索,但这里作者却说“风物向秋潇洒”, 一切景物显得萧疏明丽而有脱尘绝俗的风致,这就突出了金陵一带秋日风光的特色。接着“水浸碧天何处断”具体地描绘了这种特色。这个“水”字承首句的“ 江”而来,词人的视线随着浩瀚的长江向远处看去,天幕低垂,水势浮空,天水相连,浑然一色,看不到尽头。将如此宏阔的景致,用一个“浸”字形象而准确地描绘出来。近处则是“霁色冷光相射”, “ 霁色”紧承上句“碧天”而来,“冷光”承“水”字而来,万里晴空所展现的澄澈之色,江波潋滟所闪现的凄冷的光,霁色静止,冷光翻动,动景与静景互相映照,构成一幅绮丽的画面。一个“射”字点化了这一画面。接着词人又把视线从江水里移到了江洲上,却只见“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洲、屿是蓼荻滋生之地,秋天是它发花的季节,在密集的蓼荻丛中,隐约地现出了竹篱茅舍。这样,从自然界写到了人家,暗暗为下片的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下片先荡开两笔,写词人再抬头向远处望去,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极目处,客船的帆高挂着,烟外酒家的旗子低垂着,标志着人在活动,于是情从景生,金陵的陈迹涌上心头:“多少六朝兴废事”,这里在历史上短短的三百多年里经历了六个朝代的兴盛和衰亡,它们是怎样兴盛起来的,又是怎样的衰亡的,这许许多多的往事,却是“尽入渔樵闲话”。“渔樵”承上片“竹篱茅舍”而来,到这里猛然一收,透露出词人心里的隐忧。这种隐忧在歇拍两句里,又作了进一步的抒写:“怅望倚层楼”,“怅望”表明了词人在了望景色时的心情,倚在高楼的栏杆上,怀着怅惘的心情,看到眼前景物,想着历史上的往事。最后一句“寒日无言西下”之“寒”字承上片“冷”字而来,凄冷的太阳默默地向西沉下,苍茫的夜幕即将降临,更增加了他的孤寂之感。歇拍的调子是低沉的,他的隐忧没有说明白,只从低沉的调子里现出点端倪,耐人寻味。况周颐评比词说:“张康节(张昪谥号)《离亭燕》云:‘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秦少游《满庭芳》云:‘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两歇拍意境相若,而张词尤极苍凉萧远之致。”(《历代词人考略》)这段评语,恰切地指出了张词的艺术特色。在宋代词坛上,张昪与范仲淹一样,在创作中透露出词风逐渐由婉约向豪放转变的时代信息, 对于词境的开拓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66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游钓台记文言文阅读练习

    游钓台记文言文阅读练习   游钓台记(节选)【清】郑日奎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①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②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50
  • 韩信始为布衣时

      【文言文】   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尝从人乞食,人多厌之。尝从下乡亭长乞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床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07
  • 猫儿索食文言文翻译

      猫儿索食是明末清初文人王晫所写的,下面是关于猫儿索食文言文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   原文   猫生儿,稍大⑴。猫儿问母:“当何所食⑵?”母曰:“人自教女⑶。”猫儿夜至⑷他家,…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112
  • 满江红·代王夫人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满江红·代王夫人作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2篇)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彩云散,…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8
  • 《龟虽寿》鉴赏

      《龟虽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观沧海》是一致的。该诗是曹操晚年写成的,讲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

    古诗文 2022年5月23日
    159
  • 宋史卷三六六的文言文习题

    宋史卷三六六的文言文习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锜字信叔,德顺军人,沪川军节度使仲武第九子也。美仪状,善射,声如洪钟。尝从仲武征讨,牙门水斛满,以箭射之,拔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