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译文]  除夕之夜高堂明烛排排生辉, 美酒一杯哀乐一曲心胸欲碎。
   [出自]  李颀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南山截竹为觱篥,   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    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    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    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    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    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    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    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    美酒一杯声一曲。
  
注释:
     觱篥:也作筚篥,似唢呐,以竹为管,以芦为嘴,汉代由西域传入。
   龟兹:西域古国名,在今新疆库车、沙雅一带。
   曲转奇:曲调变得更加新奇、精妙。  凉州:在今甘肃一带。
   傍:靠近、临近,意同“邻”。   远客:漂泊在外的旅人。
   解:助动词。能、会。(“苦雨终风也解晴。”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飙:暴风,这里用如形容词。
   自:用在谓语前,表示事实本来如此,或虽有外因,本身依然如故。可译为,本来,自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飕飗:拟声词,风声。
   九雏鸣凤:典出古乐府“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形容琴声细杂清越。
   万籁:自然界的各种天然音响。  百泉:百道流泉之声音。
   相与:共同、一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源明《移居二首》)
   渔阳掺:渔阳一带的民间鼓曲名,这里借代悲壮、凄凉的之声。
   黄云:日暮之云。(“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李白《乌夜啼》)
   萧条:寂寥、冷落。杨柳:指古曲名《折杨柳》,曲调轻快热闹。
   上:上等的,美好的。(“上客从赵来。”《战国策》)  新:清新。
   岁夜:除夕。    声:动词,听。

译文1:
     南山截来的竹子做成了觱篥, 这种乐器本来出自西域龟兹。
  它传入中原后曲调更为新奇, 凉州胡人安万善为我们奏吹。
  邻近的人听了乐曲人人叹息, 离家游子生起乡思个个垂泪。
  世人只晓听声而不懂得欣赏, 它恰如那狂飙旋风独来独往。
  象寒风吹摇枯桑老柏沙沙响, 象九只雏凤绕着老母啾啾唤。
  象龙吟虎啸一齐迸发的吼声, 象万籁百泉相杂咆哮的秋音。
  忽然声调急转变作了渔阳掺, 有如黄云笼罩白日昏昏暗暗。
  声调多变仿佛听到了杨柳春, 真象宫苑繁花令人耳目一新。
  除夕之夜高堂明烛排排生辉, 美酒一杯哀乐一曲心胸欲碎。
  
译文2:
   从南山上砍下竹子做成了一支觱篥,这种乐器来自远方的龟兹。流传到汉地曲调变得更加神奇,凉州的胡人为我吹奏一曲。邻居听了都报以深深地叹息,离乡的游子触动乡情都潸然泪下。一般的人只会听那声响却不会欣赏,那乐声像狂风在天地间独来独往。像枯桑老柏在寒风中呼叫,又像许多小凤凰声音嘈杂啼鸣。龙吟虎啸的声音可以同时吹奏出来,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秋意。曲调忽然变成悲壮的《渔阳掺》,竟然使空中的黄云显得肃条,白日变得昏暗。曲调再变得欢快,仿佛进入了杨柳依依的春天,又仿佛看到上林苑内繁花似锦,照人眼目一新。除夕之夜殿堂上排列着明亮的蜡烛,饮一杯美酒,再听一支动人觱篥曲。

赏析:
李颀最著名的诗有三类,一是送别诗,二是边塞诗,三是写音乐的。李颀有三首涉及音乐的诗。一首写琴(《琴歌》),以动静二字为主,全从背景着笔。一首写胡笳(《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以两宾托出一主,正写胡笳。这一首写觱篥,以赏音为全诗筋脊,正面着墨。三首诗的机轴,极容易相同,诗人却写得春兰秋菊,各极一时之妙。这首诗的转韵尤为巧妙,一共只有十八句,依诗情发展,变换了七个不同的韵脚,声韵意境,相得益彰。
  “南山截竹为觱篥”,先点出乐器的原材料,“此乐本自龟兹出”说明乐器的出处。两句从来源写起,用笔质朴无华、选用入声韵,与琴歌、胡笳歌起笔相同,这是李颀的特点,写音乐的诗,总是以板鼓开场。接下来转入低微的四支韵,写觱篥的流传,吹奏者及其音乐效果,“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指安万善)为我吹,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写出乐曲美妙动听,有很强的感染力量,人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下文忽然提高音节,用高而沉的上声韵一转,说人们只懂得一般地听听而不能欣赏乐声的美妙,以致于安万善所奏觱篥仍然不免寥落之感,独来独往于暴风之中。“长飙风中自来往”这一句中的“自”字,着力尤重。行文至此,忽然咽住不说下去,而转入流利的十一尤韵描摹觱篥的各种声音了。觱篥之声,有的如寒风吹树,飕飗作声;树中又分阔叶落叶的枯桑,细叶长绿的老柏,其声自有区别,用笔极细。有的如凤生九子,各发雏音,有的如龙吟,有的如虎啸,有的还如百道飞泉和秋天的各种声响交织在一起。四句正面描摹变化多端的觱篥之声。接下来仍以生动形象的比拟来写变调。先一变沉着,后一变热闹。沉着的以《渔阳掺》鼓来相比,恍如沙尘满天,云黄日暗,用的是往下咽的声音,热闹的以《杨柳枝》曲来相比,恍如春日皇家的上林苑中,百花齐放,用的是生气盎然的十一真韵。接着,诗人忽然从声音的陶醉之中,回到了现实世界。杨柳繁花是青春景象,而此时却不是这个季节。“岁夜”二字点出这时正是除夕,而且不是做梦,清清楚楚是在明烛高堂,于是诗人产生了“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想法:尽情地欣赏罢。“美酒一杯声一曲”,写出诗人对音乐的喜爱,与上文伏笔“世人解听不解赏”一句呼应,显出诗人与“世人”的不同,于是安万善就不必有长飙风中踽踽凉凉自来往的感慨了。由于末了这两句话是写“汲汲顾影,惟日不足”的心情,所以又选用了短促的入声韵,仍以板鼓收场,前后相应,见出诗人的着意安排。
  这首诗与前两首最大的不同,除了转韵频繁以外,主要的还是在末两句诗人动人感情。琴歌中诗人只是淡淡地指出了别人的云山千里,奉使清淮,自己并未动情;胡笳歌中诗人也只是劝房给事脱略功名,并未触及自己。这一首却不同了。时间是除夕,堂上是明烛高烧,诗人是在守岁,一年将尽夜,不能不起韶光易逝、岁月蹉跎之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要想排遣这愁绪,只有“美酒一杯声一曲”,正是“对此茫茫,不觉百感交集”之际,无可奈何之一法。这一意境是前二首中所没有的,诗人只用十四个字在最后略略一提,随即放下,其用意之隐,用笔之含茹,也是前两首中所没有的。
  后来李商隐曾有“一杯歌一曲,不觉夕阳迟”之句,北宋晏殊《浣溪沙》词中也有“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之句,取材与用字,都和李颀这两句相同。但同一惘惘不堪之情,李颀以高华的字面,挺健的句法暗表,李商隐则以舒徐的态度,感慨的口气微吟,晏殊则以委婉的情致,摇曳的风调细说。风格不同,却有一脉相通之处,可见李颀沾泽之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7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冯晖,魏州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冯晖,魏州人也。为效节军卒,以功迁队长。董璋反东川,晖从晋高祖讨璋,军至剑门,剑门兵守,不得入,晖从佗道出其左,击蜀守兵殆尽。会晋高祖班师,拜晖澶州刺史。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4
  •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赏析及翻译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赏析及翻译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2
  • 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的翻译赏析

      《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作者是宋朝文学家黄庭坚。其古诗全文如下: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5
  •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翻译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愁肠寸断。就象白雪飘…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21
  • “魏兰根,巨鹿下曲阳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魏兰根,巨鹿下曲阳人也。兰根身长八尺,仪貌奇伟,泛览群书,机警有识悟。起家北海王国侍郎。丁母忧,居丧有孝称。将葬常山郡境,先有董卓祠,祠有柏树。兰根以卓凶逆无道,不应遗祠至今,乃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2
  • 沁园春(咏刘篁栗碧莲,时内子将诞)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浅碧芙蓉,素艳亭亭,前身阿娇。记湘滨露冷,酥容倍洁,华清水滑,酒晕全消。瑶剪丰肥,云翻碎萼,白羽鲜明时自摇。风流处,是古香幽韵,时度鲜…

    古诗文 2020年5月26日
    61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