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啼隐杨花的下一句及全诗赏析

唐诗名句乌啼隐杨花的下一句及全诗赏析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李白诗《杨叛儿》
作品信息
【名称】《杨叛儿》
  【年代】盛唐
  【作者】李白
  【体裁】古体诗
 
作品原文
杨叛儿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
  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2]

作品翻译

情郞你唱着杨叛儿这首歌曲,我劝你多饮新丰美酒。     什么事情最引人关心?就是那在白门柳树中啼叫的乌鸦声。     乌鸦隐身在杨花里,你醉了就留在小妾家。     我们两就像博山香炉中两股沉香火,双烟缠绕成一气,飘飘荡荡凌紫霞。
 
作品鉴赏

  《杨叛儿》原为北齐时的童谣,后来成为乐府诗题。李白此诗题材出自乐府《杨叛儿》。原辞为:“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
  《杨叛儿》,即指以这篇乐府为代表的情歌。“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写一对青年男女,君唱歌,妾劝酒。表明男女双方感情非常融洽。
  “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白门,刘宋都城建康(今南京)城门。南朝民间情歌常常提到白门,后代指男女欢会之地。“最关人”,犹言最牵动人心。是何事物最牵动人心呢?——“乌啼白门柳”。五个字不仅点出了环境、地点,还表明了时间。乌啼,是接近日暮的时候。黄昏时分在恋人相会的地方聆听乌鸦苦啼,不用说是最关情的了。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乌邪归巢之后渐渐停止啼鸣,在柳叶杨花之间甜蜜地憩息了,而“君”也沉醉于“妾”家了,这里既是写景,又含比兴意味,情趣盎然。“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沉香,即名贵的沉水香。博山炉是一种炉盖呈重迭山形的薰炉。这两句承“君醉留妾家”把诗推向高潮,进一步写男女欢会。男子的醉留,正如沉香投入炉中,爱情的火焰立刻燃烧起来,情意融洽,像香火化成烟,双双一气,凌入云霞。
  这首诗,形象丰满,生活气息浓厚,风格清新、活泼。古词只四句:“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君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李诗一开头,“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比古诗增添的生动的场面,并制造了笼罩全篇的男女慕悦的气氛。第三句“何许最关人”,这是较原诗多出的一句设问,使诗意显出了变化,表现了双方在“乌啼白门柳”的特定环境下浓烈的感情。五句“乌啼隐杨花”,从原诗中“藏乌”一语引出,但意境更为动人。接着,“君醉留妾家”则写出醉留,意义更显明,有助于表现爱情的炽烈。特别是最后既用“博山炉中沉香火”七字隐含了原诗的后半:“君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又生发出了“双烟一气凌紫霞”的绝妙比喻。这一句由前面的比兴,发展到带有较多的象征意味,使全诗的精神和意趣得到完美的体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7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郑日奎《醉书斋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醉书斋记 清·郑日奎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筲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尘尾诸…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4
  • 中考文言文翻译失误面面观

    中考文言文翻译失误面面观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文言文翻译失误面面观。“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3
  • ●卷十三 ◎诗八十一首

      【蜜酒歌(并叙)】   西蜀道士杨世昌,善作蜜酒,绝醇酽。余既得其方,作此歌遗之。   真珠为浆玉为醴,六月田夫汗流Г。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7
  • 王建《朝天词十首选一》原文、注释和鉴赏

    胡马悠悠未尽归(2),玉关犹隔吐蕃旗(3)。 老臣三表求高卧,边事从今欲问谁?   【注释】 (1)组诗《朝天词十首》大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九月。朝天:朝见天…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23
  • 朱敦儒《念奴娇》赏析

      ●念奴娇   朱敦儒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   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   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   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   谁信有药…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3
  • 春怨·打起黄莺儿翻译及赏析

      《春怨·打起黄莺儿》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金昌绪。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前言】   《春怨》是唐…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