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全诗翻译赏析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出自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注释】
壑:山沟。
怜:爱。
萝径:幽径。
昨:昔时。
谷口:古地名,指陕西蓝田辋川谷口,钱起在蓝田的别业所在。补阙:官名,职责是向皇帝进行规谏,有左右之分。
泉壑:这里指山水。茅茨(cí):原指用茅草盖的屋顶,此指茅屋。
怜:可爱。新雨:刚下过的雨。
山:即谷口。
迟:晚。
家童:家里的小孩。
昨:先前。

译文
山泉沟壑萦绕着这座茅屋书斋,云霞衬着墙头薜荔像五彩幔帷。
雨后新竹的姿态多么叫人喜爱,更可爱晚山映照着夕阳的余辉。
悠闲的白鹭常常很早回巢栖宿,秋花饱含生机比别处落得更迟。
家仆正辛勤地把萝径打扫干净,今天是我与老友预约会面之时。 

【赏析】
  诗人描绘了书斋周围优美,清淡的景色,如此美景,邀友人欣赏,表现出两人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通篇写景,用词简练,句式工整,有静有动,生动传神。
从诗题中不难看出这是一首邀请朋友赴约的诗歌,诗人着力刻画他的书斋的清幽雅致,意在表达对杨补阙的盛情,期待他能如期来访,而这些主要是通过对书斋周围景物的准确、细腻的描绘来实现的。
首联中“茅茨”为“茅屋”之意,在这里指的是诗人简朴的书斋。“薛帷”指“薛荔的墙帷”。应理解为墙上长满了薛荔,显示了居所的自然状态。句中用得最妙的是“带”字,应为动词“像带子一样环绕”,与第二句中的“生”相对应,能充分的引发读者的想象:山泉沟壑萦绕着诗人的小屋,浮云彩霞似从小院中升腾而起。此联为全诗的起笔,远观书斋,山环水绕,云蒸霞蔚,如赏人间仙境。
颔联与颈联写书斋周围的景物,“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是此诗是最出彩的句子,二者为倒装句,先突出了竹林山色令人怜爱,而后又以“新雨后”“夕阳时”修饰,指出它们令人怜爱的原因是雨后新绿、夕阳渲染,如此遣词造句,不仅让这些景物融入了人的情感,而且让它们具有了极强的色彩感,使读者很有质感地感受到竹林高山的清秀壮丽。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写了这里的鸟与花。白鹭早早的休息,只因一个“闲”字,充分说明了这里的幽静:鸟儿少有人打扰,便可过着悠闲舒适的生活。秋花迟迟不肯落下,只能说明这里的环境适宜它们生长,便可久驻枝头。写鸟、花意在突出书斋环境的清幽雅致、清新宜居。
尾联写诗人早已让家人把那缀满绿萝的小径打扫干净,原因是昨天与杨补阙的约定。一如“花径缘客扫,蓬门为君开”之妙。诗人在上文极力地推崇书斋的环境,意在引出这个约定,希望朋友能如约而至。
此诗用字精准,形式工整,手法独到,写景唯美,表意含蓄,值得后人品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8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翻译赏析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译文]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14
  • 写麦积山的诗词大全

    麦积山,在甘肃省天水城东南30公里,崛起一峰,如农家积麦之状,因有此名。据文献记载,后秦 (384—417年) 时在此地开窟造像,创建佛寺,西魏文帝 (535年)时再修崖阁,重兴寺…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375
  • 代赠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月中钩 一作: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709
  • 出塞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799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诗意: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这两句渲染出一种冰天雪地、山险水高的“行路难&…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9
  • 《渔父歌·白头何老人》古诗原文及鉴赏

      《渔父歌·白头何老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颀。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头何老人,蓑笠蔽其身。   避世常不仕,钓鱼清江滨。   浦沙明濯足,山月静垂纶。   寓宿湍与濑,行歌秋复…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8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