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作者出处及全诗翻译赏析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的诗意:雨过天晴,喜鹊欢快的叫了起来,波平如镜,有鸥鸟在尽情嬉戏。这两句中“喧”或“狎”,鹊声“喧”为“喧闹、喧哗”之意,借喜鹊的鸣叫表达对“日出”的喜悦。“狎”是“亲热、游戏”之意,雨霁天晴,波平如镜,鸥鸟尽情嬉戏(前面的部分二选一,答出一点即给1分)。形象地写出了动物在雨洗日照后的山中自由、欢快的情景。

出自王质《山行即事》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翻译:
浮云在天空来来往往,议论着阴天好还是晴天好的问题。一路荷花伴雨,打湿了我的衣服。浮萍上清凉轻柔的风,吹动我的衣袖轻摆。雨过天晴,喜鹊欢快的叫了起来,波平如镜,有鸥鸟在尽情嬉戏。青山秀色一句话也不说,但即使你大醉三天,它也能把你唤醒。

赏析
首联写天气,统摄全局。云朵在碧空浮游,本来是常见的景色;作者用“浮云在空碧”描述,也并不出色。然而继之以“来往议阴晴”,就境界全出,精彩百倍。
颔联写“阴”。“荷雨”,一方面写出沿途有荷花,丽色清香,令人心旷神怡;另一方面雨不很猛,不会给行人带来困难,不影响人的兴致。这雨当然比“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大一些,很大但也很有限。同时,有荷花的季节,衣服被雨洒湿,反而凉爽些。“萍风”,是从水面浮萍之间飘来的风,说它“吹袖清”,可见风也并不大。雨已湿衣,又加风吹,人的主观感受是“清”而不是寒。可若没有这风和雨,“山行”者就会感到炎热了。
颈联写“晴”。喜鹊厌湿喜干,又称为“干鹊”,雨过天晴,它就高兴地叫起来了。诗人抓住这一特点,借喜鹊的鸣叫表达对“日出”的喜悦──既是鹊的喜悦,也是人的喜悦。荷雨湿衣,带来爽意;继而雨停日出,便没了细雨绵绵的烦人的担心。所以,日出正是作者心中所盼望的事情。下句写波平如镜,鸥鸟尽情嬉戏的情景。“波平”,从侧面写了风的柔和。“狎”有亲热的意思,也有玩乐的意思。
尾联写山色。用了拟人化手法,是反用。“山色不言语”,意思当然是:山色能言语而不言不语。山色经过雨洗,又加上阳光的照耀,其明净秀丽,真令人赏心悦目。“不言语“尚且能”“唤醒三日酲”,那“言语”,更会怎样呢?此处反面运用拟人化手法加强了艺术感染力。此处并非说“山行”者喝多了酒,需解酒困,而是夸张地表现“山色”的可爱,可使人神清气爽,困意全消。
以“山行”为题,结尾才点“山”,表明人在“山色之中”。全篇未见“行”字,但从浮云在空,到荷雨湿衣、萍风吹袖、雀声喧日、鸥性狎波,都是“山行”过程中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合起来,就是所谓“山行即事”。全诗写的兴会淋漓,景美情浓;艺术构思也相当精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94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西江月咏梅翻译赏析

      《西江月·咏梅》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2
  • 《陈万年教子》原文及翻译

    陈万年教子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尝病,召其子陈咸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8
  • 钱谦益《秋水阁记》阅读答案

    秋水阁记   钱谦益 ①阁于山与湖之间,山围如屏,湖绕如带,山与湖交相袭也。虞山,嶞山也。蜿蜒西属,至是则如密如防,环拱而不忍去。西湖连延数里,缭如周墙。湖之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5
  • 上枢密韩太尉书的文言文

    上枢密韩太尉书的文言文   作者:苏辙   〔宋〕苏辙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0
  • 有关描写五一劳动节的古诗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3
  • 长辈新年祝福语诗句

    长辈新年祝福语诗句   除夕夜无眠,家家摆酒宴。年夜饭菜香,把把压岁钱。爆竹齐声响,旧符换新颜。今年已无恙,来年梦更圆。好福有好运,滚滚来财源。愿你除夕乐无边!下面是关于长辈新年祝…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