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全诗赏析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出自

耒阳溪夜行
戎  昱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赏析:
耒阳溪,湘江支流耒水,在湖南省东南部,这首诗作于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诗人奉朝廷之命祭南岳和南海的旅途中。诗人在秋夜行舟于耒阳溪上。清幽的溪山景色,触动诗人的情怀,由此产生淡淡的旅愁。与《浈阳峡》相比较,诗人更着意融情入景。全诗几乎句句写景,结尾才以一个“愁”字,画龙点睛般点出题旨。但诗中的明月、溪声、岚气、霜华、猿啼,无不浸透着诗人的愁情。可以说,情与景高度融合,浑然一体,构成清幽的意境。张九龄这几首山水诗,写景状物精细工丽,侧重于客观的刻画,由景物触发的情思没有借直接倾诉和议论表达,而是融情于景。情景契合,在艺术技巧上,受谢灵运影响的痕迹较重,显示了六朝山水诗向盛唐山水诗过渡的迹象。
从写景的角度来看,这首《耒阳溪夜行》,体现了陶渊明对张九龄的影响。张九龄一生积极入世,他没有田园隐居的闲情逸致。但他却吸取了陶渊明田园诗对景物的描绘求神似而不拘泥形似,重意轻象、尚浑整不尚工细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它们运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这首诗对明月、岭树、溪声、岚气、霜华,猿声的描绘,只以简练的笔触,轻淡地点染,并未作具体、细致、逼真的刻画,色彩也是淡淡的,却产生了高度传神达意的艺术效果。

作者在诗中寄寓了一种归家的喜悦之情。作者把这种喜悦之情融入一幅清幽独绝的月夜旅行图里。作者在夕阳中登上归家的船,心里自然充满了喜悦。路转船行,来到幽深的溪谷。此时万籁俱寂,只有溪水在船下流淌;明月已升起,挂在高高的山岭上的树梢上,望着那轮明月,诗人心中溢满了回家的喜悦。即使岚气飘入船间,霜华沾湿了衣服,诗人也没察觉,或者说没有去理会,完全沉浸在回家的喜悦中。

最后两句诗运用了衬托(反衬或以哀写乐)手法。猿声凄惨,但在这归家的晚上,听到它,唤起的不再是离愁别绪,从而衬托出心中的喜悦之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02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泊秦淮(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泊秦淮(杜牧)   这首诗可能作于诗人赴扬州任所或往来于扬州路经金陵(今南京)之时。具体时间难以确定。秦淮即秦淮河,其源出江苏溧水县东 北,横贯南京,流入长江。此水为秦时所开凿…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632
  • 刻舟求剑文言文

    刻舟求剑文言文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0
  • 《舟过安仁》原文及注释译文

      《舟过安仁》①   作者:【南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②停棹③坐船中。   怪生④无雨都张伞⑤,   不是遮头是使风⑥。   注释   ①安仁:县名。郴州市安…

    古诗文 2022年5月22日
    209
  • “柳世隆,字彦绪,河东解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柳世隆,字彦绪,河东解人也。世隆少有风器。伯父元景,宋大明中为尚书令,独赏爱之,异于诸子。言于孝武帝,得召见。帝谓元景曰:“卿昔以虎威之号为随郡,今复以授世隆,使卿门世…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5
  •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这两句是说,室内户外,所见者惟闭锁的香炉、汲水的辘轳,反映出女子深锁在春闺孤寂无聊的情景。香炉和辘轳在诗词中常与男女欢爱联…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01
  • 语文阅读文言文试题:游沙湖

    语文阅读文言文试题:游沙湖   游沙湖 (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①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