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的诗意“都市长安历来喜欢粉红色的桃花和雪白的李花,可怜这些松树白白地染上长安街道的尘土。”
出自于武陵《赠卖松人》
入市虽求利, 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 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 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 徒染六街尘!

全诗的意思是,卖松人为了求利,才把生长在深山大谷中耐寒的松树送到长安,希望“卖与翠楼人”(指高门贵族)。这些富贵人家看惯了娇桃艳李,对“瘦叶、淡花”的松树是不屑一顾的。而卖松人认识松树的品格,只卖松树不卖桃李,结果只能是徒为六街染尘而己。诗人的喻意是:一切像松树般正直而有才能的人,到长安来寻求出路,决不会得到当权者的重视,当权者所需要的是像桃李那样趋时附势的人。这种认识,是诗人自身决心放弃长安的荣名利禄的自我写照,也是积聚于内心不平的反映。

赏析
《赠卖松人》是唐代诗人于武陵的诗作。这是一首用意精微委婉的讽刺诗。松树凌霜傲雪,苍翠葱郁,本是卖松人所爱,为此他才在寒涧采撷松枝,诚心诚意拿到长安街头,希望“卖与翠楼人”,换回几个小钱。岂不知长安富贵人家重的是稂桃艳李、趋时媚俗之花,对于这种少春的瘦叶是看不上眼的,所以卖松人转遍了长安六街,一无所获,空在松枝上落上一层灰尘。诗人在描述这一酸涩的、具有讽刺意味的社会现实时,寄寓了对卖松人深深的怜悯之情。这首诗深层次的含义,是通过卖松人的遭遇,讽喻昏聩腐败的当权者对于道德高尚、有松树品格的有志之士是不赏识的。诗人仕途不称意,淡泊荣名利禄,也是以此诗自寓。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2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王冕者,诸暨人》

    原文】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28
  • “方干,字雄飞,桐庐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方干,字雄飞,桐庐人。劝有清才,散拙无营务。大中中,举进士不第,隐居镜湖中。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每风清月明,携稚子邻叟,轻樟往返,甚惬素心。所住水木閟,一草一花,俱能留客。家贫…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9
  • 南乡子诗词原文及赏析

      南乡子   苏轼   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   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   春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   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57
  • “万宝常,不知何许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万宝常,不知何许人也。父大通,从梁将王琳归于齐。后复谋还江南,事泄,伏诛。由是宝常被配为乐户①,因而妙达钟律②,遍工八音③。造玉磬以献于齐。又尝与人方食,论及声调时无乐器,宝常因取…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5
  •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通假字的梳理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通假字的梳理   肇锡余以嘉名(同“赐”)   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5
  • 课外文言文及答案

    课外文言文及答案   课外文言文。(8分)   卫灵公天寒凿池。宛春谏曰:“天寒起役①,恐伤民。”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公衣狐裘,坐熊席,陬隅②有灶,是以不寒。今民衣弊不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