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这两句是说,今夜天上一轮满月,它的清光把普天之下都照耀到了。诗句以一地之月,想见普天之照,意境称佳。

出自
谦明《中秋咏月》

徐徐东海出,渐渐上天衢。
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①一轮:月圆似轮,故以一轮喻满月。 ②清光:月光。


唐朝,为中华民族开辟了一个气象恢宏的诗歌的黄金时代。唐代的诗人们,为后人留下了无数中秋咏月的诗章。遥望唐代诗歌中的那一轮明月,磅礴向上,涵天盖地,仍辉映着唐人昂扬刚健、博大雄浑、深远超逸的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
皓月当空,世界同享清辉。唐人从不认为西方的月亮比东方的圆,或自己头上的月亮比别人的圆。唐代诗人以包容天地、辉映人间的心胸和情怀,咏唱月亮 ,灿烂、温馨着人间,展现了大唐气象。“天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家人(戎昱《八月十五夜》)”。月亮无私,给千家万户送来光明。“此夜一轮满,何处清光无(谦明《中秋咏月》)。“四溟水合疑无地,八月槎通好上天(唐彦谦《咏月》)”。一轮朗月照耀着世界,更是诗人极目远望的目光亮丽着世界。“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满衣冰彩拂不落,遍地水光疑欲流(殷文圭《八月十五夜》)”。月圆如镜,月华灿烂如水,夜色多么美好,世间团圆的人们又是多么幸福啊。月有阴晴圆缺,人间亦有风霜雪雨:“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李峤《中秋月》)”。月圆之夜,诗人并未高蹈世外,忘记人间的疾苦,而是想到了在世路上辛苦奔波的人们,展现了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圆之夜,也是阖家团圆之时。古时,由于山川阻隔、烽火纷飞、边关军旅等等,分离的人们很难相聚。中秋夜,月华也奔流着人间的秋思。“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水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忆昔千秋节,欢娱万国同。今来六亲远,此日一悲风(戎昱《八月十五日》)”。“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嫦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诗人仰望明月,想着远方的亲人,只有暗自垂泪,思如月光万丈长了。
     在中国文化的天空,唐代诗歌中磅礴升起的中秋圆月,将迸发永恒的光芒,永远那么迷人,永远令人敬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43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张裕钊《游狼山记》原文及译文

      游狼山记   〔清〕张裕钊   光绪二年秋八月,黎莼斋管榷务通州,余过焉。既望,与莼斋游于州南之狼山。   山多古松,桂、桧、柏数百株,倚山为寺,寺错树间。最上为支云塔,危居山…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60
  •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分析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分析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8
  • “水寒深见石,松晚静闻风。”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水寒深见石,松晚静闻风。”这两句写秋日泛溪之所见所闻——秋水寒凉,清澈透底,深可见石;到晚来,万籁俱寂,静闻松涛之声,别有一番情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4
  • 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

    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   (威王)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⑴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魏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⑵照车前后各十二乘⑶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0
  • “陈尧佐,字希元”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高祖翔,为蜀新井令,因家焉,遂为阆州阆中人。尧佐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以试秘书省校书郎知朝邑县会其兄尧叟使陕西发中人方保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5
  •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这两句是说,自古以来凡是取得国家政权并巩固政权的,都是因为得到贤才的辅佐,不要说国家的强大或衰微是往复循环的。以史喻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7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