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卿《拨不断.大鱼》阅读答案及赏析

双调·拨不断·大鱼
元·王和卿
胜神鳌,夯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

【注】神鳌:传说中海上的神物人鳖。《列子·汤问》说,大帝曾命令十五只巨人的神鳖,用头顶起五座大山。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太公怎钓:姜太公钓鱼的典故。姜太公即吕尚,辅助周文千建立周朝。相传他在遇到文王、受到重用之前,曾垂钓于渭水,川的是直钩,意谓“愿者上钩”。
①神鳌:传说中一种有神力的大海龟。
②夯(hāng):用力撞。
③蓬莱岛:传说中的海上三仙山之一。
④锦背:色彩斑斓的鱼背。
⑤太公:即姜太公。

(1)“胜神鳌,夯风涛”中的“夯”字的本义是指使用打地基的工具砸地的动作,请指出在诗中“夯”字的意思和作用。
(2)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请指出这首诗一共用了几处衬托并说明衬托物是什么。
(3)试分析结尾一句“太公怎钓”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4)对这首元代散曲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夯”字本来指使用打地基的工具砸地的动作,这里移用为形容大鱼砸碎风浪,极其夸张地描写大鱼的力量。
B.“轻负着”是说大鱼即使背负蓬莱岛也轻而易举,川蓬莱岛的重量反衬鱼的体积之大和力量之巨。
C.“犹恨东洋小”是说人鱼怨恨海洋太小,容不得它翻身,实际上是作者对小人当道、难有作为的现实世界的愤怒抨击。
D.最后一句用的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以大鱼喻人,刻画了一个抱负非凡、不受羁束、不受诱惑的形象。
答:
(1)形容大鱼砸碎风浪,极其夸张地描写大鱼的力量。 
(2)四处,神鳌,蓬莱岛、万里夕阳、东洋。  
(3)表现作者抱负非凡、不受利诱、不受羁束的傲岸形象。 
(4)C(“恨”的意思不是“怨恨”而是“遗憾”。)

赏析:
王和卿幽默诙谐,其散曲善用夸张手法。作者在此塑造这样一个力大无穷、形大无比、无拘无束的形象,很可能是有所寄托的。它不妨看作是元初一批文人放浪形骸、恣肆任诞和无拘无束的精神折光,该曲涵有作者含蓄和深刻的“自况”。
此作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塑造出一个神异的海鱼形象。它大且有神力:顶狂风抗巨浪,背上仿佛“轻负”着蓬莱山岛,翻一翻身似乎觉得东海也变得狭小。明写大鱼,实际上另有深意:人应有不避艰险、气吞山海的阔大胸怀和非凡抱负,喻示着作者本人狂放傲世的性格。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5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水调歌头•盟鸥 辛弃疾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6
  • 《北歌 北漠清霜雁飞低》阅读答案赏析

    北歌 佚名 北漠清霜雁飞低,狼烟又近起铁衣。 山暗雪凝寒烟冷,沙白风紧孤豺啼。 影孤钟尽音渺渺,灯昏酒浊雾靡靡。 伤心银发遥入梦,家慈门倚乡音稀。 注:①佚名:戍卒名不传。②稀:依…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8
  • 杜甫《客至》阅读答案附赏析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注:这首诗作于诗人入蜀之初,在杜…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9
  • 常建《三日寻李九庄》阅读答案附赏析

    三日寻李九庄 常建   雨歇杨林东渡头, 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 直到门前溪水流。 (1)这首诗的二、三两句运用的典故分别出自于古代散文名篇《 &nbsp…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51
  • 纳兰性德《忆王孙·西风一夜剪芭蕉》阅读答案及赏析

    忆王孙 (清)纳兰性德 西风一夜剪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 (1)这首词抒发了词人什么愁?结合诗句分析。(4分) (2)这首词用了多种艺术…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56
  •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阅读答案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 从此逝,江海寄余…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9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