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溶《踏莎行·答客问云中》阅读答案及赏析

踏莎行·答客问云中
曹溶
堠雪翻鸦,城冰浴马,捣衣声里重门闭。琵琶忽送短墙西,当时不是无情地。
帐底烧春,楼头热浴,百钱便博征夫醉。寒原望断少花枝,临风也省看花泪。

注:①云中:指云中府,治所在今大同市。②堠: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③烧春:酒名。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堠雪翻鸦,城冰浴马”两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4分)
(2)“寒原望断少花枝”与“临风也省看花泪”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表达了作者身处苦寒荒凉的边塞愁闷悲伤之情。“堠雪翻鸦,城冰浴马”两句描写了边塞的苦寒之景,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为抒发作者的愁闷悲伤之情作了铺垫。(4分)
(2)这两句运用了反衬的手法,按常情,看到花会感到高兴,只有在极其悲伤之时,才会见花流泪,所以这两句极言作者心中无限的悲伤之情。(4分,如有其他答案,如“情景交融”等,也可酌情给分)

简析:首句言雪之大,白雪与乌鸦形成黑白对比,渲染了凄凉气氛;第二句写天之寒。开篇两句写出了边塞的苦寒荒凉。然后用捣衣声和琵琶声来表达边塞征人的离愁别绪。“帐底烧春,楼头热浴”,既是用来御寒的,也是用来消愁的。一醉愁去,但酒醒愁又会重上心头。最后两句说因为少花枝,也就省去了看花引起的流泪,以异于常情的写法抒发了作者心中无限的悲伤。

赏析:
云中,指云中府。宋宣和四年(1122年)改辽大同预置。治所在今大同市,为云中府路治所。是宋金联合攻辽盟约中预定归还宋人之地。其后金人失约,地遂入金,仍改名大同。清沿其旧。这里原是古战场。
    “堠”,为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词起二句极写边塞苦寒荒凉。分开说首句言雪之大,次句言天之寒。屈大均“夜宿雁门关”的《长亭怨》有云:“积雪封城,冻云迷路”与此相仿佛。古代远戍军人,多由家人寄送寒衣。而裁衣必先捣帛,故自六朝以来捣衣诗成为闺思的内容之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其希望则是“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其三)。在边塞荒凉的云中,竟是“捣衣声里重门闭”。重门虽闭,捣衣声可闻,边防重镇,于此亦可见。“琵琶”本作“批把”。拨弦乐器。《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王昌龄诗云:“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从军行》七首其二)。“胡琴琵琶羌笛”,均传自西北少数民族,富有边地风味。这“琵琶”即使“换新声”,它给予戍边战士的感受,也总还是“别情”,难免不令人伤感。词意近诗,却又翻出新意:如今琵琶声又传来,自然悲从中来,但在“当时”(指过去的时日),人们并不会觉得云中是令人生悲的“无情地”!清朝初年,对晋陕一带地方的统治还相当薄弱,比曹溶小十七岁的屈大均在上引词里就说:“就能使,口北关南,更重作,并州门户。”希望雁门关及其以北临近边塞的大同(云中)不能作为清王朝进一步巩固其统治内地(并州)的门户。而在清王朝大同兵备任上的曹溶,却只能发出声息十分微弱的今昔之感了。
    过片承上,一脉相传,仍写边塞荒寒,只不过透出一些牢骚。“烧春”,酒名。唐人多以春名酒。唐朝李肇《国史补下》:“酒则有郢州之富春,……剑南之烧春。”天寒地冻,郁郁无聊,便只有借酒销愁,“百钱便博征夫醉”,这似乎是此时此境下唯一的安慰。“征夫”,这里指从役之人,包括作者磪。《诗·小雅·何草不黄》:“哀我征夫,独为匪民。”笺:“征夫,从役者也。”一结,词人抑制不住自己的伤感,又偏反面立意:说因“少花枝”,也就因不看而省了许多眼泪。按常情说“看花”,会令人喜悦。只有在极度悲伤时,才“感进花溅泪”“泪眼问花”。词人这异于常情,正表现出他的无限悲恸。词较真实地反映出客观环境,倾吐出蓄藏于内心的情愫。在当时,除甘心降清冀求飞黄腾达者外,像曹溶这样曾任前朝谏官而且有政绩的遗民,一旦身处逆境,原本不平静的心潮,就更没底生寒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72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关羽过五关时杀的第一将是谁?

    关羽过五关时杀的第一将是谁? A.韩福 B.秦琪 C.卞喜 D.孔秀 正确答案:D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68
  • 宇文虚中《在金日作三首(其二)》阅读答案赏析

    在金日作三首(其二) (南宋)宇文虚中 遥夜沉沉满幕霜,有时归梦到家乡。 传闻已筑西河馆,自许能肥北海羊。 回首两朝俱草莽,驰心万里绝农桑。 人生一死浑闲事,裂眦穿胸不汝忘! 注:…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4
  • 江总《长安九日诗》阅读答案附赏析

    长安九日诗 (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⑴.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当时处在一种怎样的境地?请用一个成语表述。 ⑵.在第三、四句中,诗人表达了什么…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7
  • 木兰诗每一段的段意

    木兰诗每一段的段意   引导语:你们了解木兰诗每一段的段意吗?下面由小编告诉你们吧,欢迎阅读!   木兰诗每一段的段意   织布机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不再…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6
  • 欧阳修《玉楼春》阅读答案附赏析

    玉楼春 欧阳修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1)上片是如何写时序变化的?这…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54
  • 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谪岭南道中作 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枕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台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乌啼。 [注]:《古诗十九首 …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