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南歌子·槐绿低窗暗》阅读答案及赏析

南歌子
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1)请分析“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两句写景的特色及作用。
答:利用对句,对偶工整,槐叶浓绿,榴花火红,“窗暗”、“眼明”渲染叶之绿、花之红;“绿”与“红”、“暗”与“明”在色彩与光度上构成强烈对比;衬托了离别的伤感。

(2)词的下片层次清晰,角度有变,试作简要赏析。
答:下片先写离别之时伊人蹙眉而歌,泪如雨倾的情状;后写当初相见时及别后月色皎皎,江水悠悠的情景。这样虚实结合,既拓展了本词的意境,又显得含蓄蕴藉,意味无穷。
(答题要点:先实写离别时的情状,后两句虚写分别后的情景)

(3)这首词采用了多种手法表达离别之情,请以其中一种为例进行赏析。
答:点出手法并具体解释2分,分析表达效果2分。
示例:(1)首两句写窗前槐树绿叶繁茂,室外榴花竞放,红艳似火,耀人双眼,这与室内暗淡的气氛形成强烈对比(以乐景写哀情),曲折地反映话别者的感伤心情。
(2)“柳叶”两句,运用比喻,以柳叶喻双眉,梨花喻脸庞,写临行饯别时伊人蹙眉而歌,泪如雨倾,表达两人情意缠绵、难舍难分之情。
(3)末句写分别后酒醒时分看到月色皎洁、江水悠悠的情景,借助想象拓展了本词的意境,表达了离别的感伤之情。

赏析::
这首词写别情,是作者少有的不用典故的作品之一。上片写行客即将乘舟出发,正与伊人依依话别。这时正当初夏,窗前槐树绿叶繁茂,室外榴花竞放,红艳似火,耀人双眼,这与室内昏暗的气氛恰好形成强烈对比。室内黯淡的气氛来曲折地反映话别者的心情。
“玉人邀我少留行”,不仅是伊人挽留,行客自己也是迟迟不愿离开。“无奈”两字一转,写出事与愿违,出发时间已到,不能迟留。接着绘出江上烟雨凄迷,轻舟挂帆待发,在诗情画意的描述中宛转流露出两人无限凄楚的别情。“柳叶”两句,承上片“无奈”而来,由于舟行在即,不能少留,而两人情意缠绵,难舍难分。这两句,写临行饯别时伊人蹙眉而歌,泪如雨倾。这里运用比喻,以柳叶喻双眉,梨花喻脸庞。“别时”句又一转,由眼前凄凄惨惨的离别场面回想到当初相见时的欢乐情景,心情更加沉重。末句宕开,略去登舟以后借酒遣怀的描写,只说半夜酒醒,唯见月色皓洁,江水悠悠,无限离恨,尽不言之中。
这首词黄庭坚词作属别具一格之作。如“柳叶”两句,以柳叶和梨花来比喻伊人的双眉和脸庞,以“皱”眉和“倾”泪刻画伊人伤离的形象,通俗而又贴切。“槐绿”两句,例用对句,做到了对偶工整、色泽鲜艳;槐叶浓绿,榴花火红,“窗暗”、“眼明”用来渲染叶之绿与花之红,“绿”与“红”、“暗”与“明” 色彩与光度上形成两组强烈的对比,对人物形象和环境气氛起着烘托渲染的作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12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郑日奎《游钓台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游钓台记 清·郑日奎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①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凡…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5
  • 《木兰诗》的拼音

    《木兰诗》的拼音   《木兰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地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6
  • 张籍唐诗秋思赏析

    张籍唐诗秋思赏析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唐诗就是最灿烂的代表作。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张籍唐诗秋思赏析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6
  • 《满江红·钱塘观潮》《沁园春·观潮》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满江红·钱塘观潮 (清)曹溶 浪涌蓬莱,高飞撼、宋家宫阙。谁荡激,灵胥①一怒,惹冠冲发。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 江妃②笑.堆成雪…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3
  • 王建《十五夜望月》程颢《秋月》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8
  • 诗歌手法赏析之白描

    白描 一、什么叫“白描” 白描也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