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十九)》阅读答案及赏析

古诗十九首(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1.试分析诗歌中“明月”这一意象的作用。(4分)
【解析】 要注意“月”这一意象的常用意义——借明月寄相思。另外,女主人公的“愁”“泪”等也证明了这一含义。
【答案】 古诗中常借明月寄相思,诗歌中的女主人公看见一轮无声明月,独悬空荡天地间,顿生孤独凄凉之感。同时,浓浓的情思,也借助圆圆的明月,随着皎洁的月光流照着远方的亲人。
2.这首诗歌在抒情方面使用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4分)
【解析】 因为诗中提到了月亮,所以分析手法时主要应从景和情的关系入手。
【答案】 即景生情。开头写景,把主人公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夜深人静,明月皎洁,月光透过罗帐洒在床上。她一人独守空帏,寂寞凄凉。因此这皎洁的月光便成了诱发物,引出她积郁内心的不尽愁思。

赏析: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是东汉时期的诗歌。该篇诗歌突出表现了细致的心理描写手法,
 此诗写闺怨离愁,诗中刻画了一个独守空闺、愁思难寐、徘徊辗转的闺中女子形象。其愁由明月引起。“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夜深人静,孤寂难耐的时候,月光皎洁照耀着床帐。原本“忧愁不能寐”,月光的照临更勾起若许的情思,只好披衣而起,徘徊于闺室。开头两联,就形象生动地把一个辗转徘徊的孤闺女子亮相于明月清辉之中。第三联:“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是女子心头对“客行”在外游子的劝说,有抱怨,也有期许。这一联是对全诗主题的揭示。但说归说,怨归怨,在此时此刻他能听见?他能回来?这满腹的愁思啊该告诉谁去?无可奈何,只好孤独地到院子里去流连彷徨,去对月倾诉。古乐府《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但月亮照我影,却难慰我情,抬头仰望愈久,而“忧愁”愈添,不得不回到房屋里去,止不住的泪水打湿了衣裳。后两联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16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孔平仲《昼眠呈梦锡》阅读答案及赏析

    昼眠呈梦锡 孔平仲 百忙之际一闲身,更有高眠可诧君。 春入四支浓似酒,风吹孤梦乱如云。 诸生弦诵何妨静?满席图书不废勤。 向晚欠伸徐出户,落花帘外自纷纷。  1.颔联中的…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8
  • 吴西逸《清江引·秋居》阅读答案及赏析

    清江引·秋居 吴西逸 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 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星斗满天人睡也。 1)“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两句的写景有何…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1
  • 《游山西村》阅读答案–2016年中考古诗鉴赏真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4
  • 张耒《初见嵩山》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27
  • 高启《田舍夜舂》阅读答案及赏析

    田舍夜舂 (明)高启 新妇舂粮独睡迟,夜寒茅屋雨来时。 灯前每嘱儿休哭,明日行人要早炊。 注释: [1]夜舂:夜间舂粮。 [2]新妇:长辈对晚辈媳妇的称呼。亦可以是晚辈对长辈称其妻…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2
  • 罗与之《下第西归》《看叶》阅读答案

    看叶 罗与之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下第西归 罗与之 抛却银袍制芰荷,春风一曲紫芝歌。 古来至宝多横道,何事荆山泣卞和①。 【注】①卞…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