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中《白门感旧》阅读答案

白门感旧
汪中
秋来无处不销魂,箧里春衫半有痕。
到眼云山随处好,伤心耆旧几人存。
扁舟夜雨时闻笛,落叶西风独掩门。
十载江湖生白发,华年如水不堪论。
 
(1)诗歌第三联“扁舟夜雨时闻笛,落叶西风独掩门”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4分)
(2)有人说,虽同为悲秋伤怀,但汪诗浅窄,杜甫深广。请结合《登高》分析这样说的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这首诗第三联描绘了一幅凄清孤寂的图画。(2分)夜雨凄凄,扁舟寂寥,笛声如泣如诉,令人断肠;江湖客老,在萧萧西风中看黄叶飘零,叹息声里孤独掩门。诗歌融情于景,突出了诗人的伤感孤寂。(2分)
(2)杜诗主题(感情)更深广。汪诗主要抒发的是华年不再,生命短暂的暮年感伤,是个人无可奈何的情绪抒发;(2分)而杜诗把个人颠沛流离老病多愁的感伤写得浩茫深沉,而且这种感伤是建立在忧国忧民,担忧社会时局的高尚个人情操基础之上,故感情更显深广。(2分)

二:
1.诗中一、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
2.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扁舟夜雨时闻笛,落叶西风独掩门。
参考答案:
1、衬托(1分),第一联以“伤春”(半有泪痕)衬托悲秋之情(无处不)(1分),第二联用美景反衬“伤心”之感。(1分)
2、“景”的角度:选取的“夜雨、笛声、落叶、西风”等景物具有凄清、悲凉的特点,构成了哀怨、萧条的意境,与作者心情的凄苦想契合。
“情”的角度:作者内心的悲苦巧妙地融合在景物的描写中,“独掩门”的动作突出孤寂落寞之感。两句诗情景交融,其视觉意象和听觉意象有着鲜明的形象感和感染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20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羁旅诗与送别诗的风格特点

    羁旅诗: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21
  • 贺铸《鹧鸪天》阅读答案及赏析

    鹧鸪天 贺铸① 紫府②东风放夜③时,步莲秾李④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冉冉,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注①作者在青年以后,长期辗…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8
  • 木兰诗词类活用的例子

    木兰诗词类活用的例子   《木兰诗》中有哪些词类活用的例子?下面就来为大家举例,以供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木兰诗词类活用的例子:   愿为市鞍马—— 市:买,名词作动词。   …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6
  • 孟云卿《寒食》韩翎《寒食》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寒食:节令,…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9
  • 吕定《登彭城楼》阅读答案及赏析

    登彭城楼 南宋·吕定 项王台①上白云秋,亚父坟前草木稠。 山色不随人事改,水声长近戍城流。 空余月夜龙神庙,无复春风燕子楼②。 楚汉兴亡俱土壤,不须怀古重夷犹③。 【…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26
  • 曹操《龟虽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曹操《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成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2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