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备要点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备要点

  高考文言文考查能力要求明确指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查形式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就是以选择题形式判断句式的不同,隐性是将文言文特殊句式放在翻译中综合考查。根据这一考点的命题特点和趋势,备考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复习要重点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二是对各类句式的基本知识与判断标准要理解、熟记,以便解题时进行知识迁移。

  第一类: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中最常见的形式。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第二类: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

  2.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4.“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3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送魏万之京 李颀(qí)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90
  • 陈涉世家文言文题高中

    陈涉世家文言文题高中   《陈涉世家》为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传记。   陈涉世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0
  •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遗,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106
  • 中考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知识点

    中考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知识点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0
  • 欧阳修文集――卷一四九・书简卷六

      【与梅圣俞四十六通】   △一〈明道元年〉   某再拜圣俞二哥。昨日贤弟至,辱寄书,并前所寄二书及梦中诗,又五百言诗,频于学士处见手迹,每一睹之,便如相对。别后虽尹氏弟兄、王三…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7
  •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词类活用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