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螳螂捕蝉》原文翻译和道理

文言文《螳螂捕蝉》原文翻译和道理

  螳螂捕蝉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翻译:

  吴王要进攻楚国,向左右大臣警告道:“如有人敢于进谏,就叫他死!”有一位年轻的宫廷侍从,想谏又不敢,他就怀揣弹弓到后花园去,露水洒湿了衣裳,这样过了三个清晨。吴王知道后说:“你来,何苦把衣裳淋湿成这个样子?”他回答道:“园子里有树,树上有蝉,蝉在高高的树枝上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就在它的身后。螳螂俯着身子向前爬去要捉蝉,而不知黄雀在它身旁。黄雀伸着头颈要啄螳螂,而不知在它的下面有我手中张开的’弹丸。这三者都想得到自己的好处,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患啊!”吴王说:“您说得好啊!”于是停止用兵。

  整体含义

  这个成语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这类人提出警告。也比喻有人一心想暗算别人,却没想到有人也想暗算他。 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螳螂捕蝉: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黄雀在后: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课文: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第二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便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46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相见欢·小鬟衫着轻罗

    朝代:清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小鬟衫着轻罗,发如螺,睡起钗偏髻倒唤娘梳。心上事,春前景,闷中过,打叠闲情别绪教鹦哥。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561
  • 三戒古诗原文翻译赏析

      《三戒》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三戒》含《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则分别写了“不知推己之本,…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52
  • 唐诗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李颀

    作者:李颀 朝代:〔唐代〕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57
  • “云际日光分万井,烟消山色露千峰”的意思及赏析

    “云际日光分万井,烟消山色露千峰”这两句逸句是说,雨过天晴,云际的日光普照千家万户;烟雾消散,雨露染得山色一片青翠。笔法自然,写景如画。 井:古制八家为井,…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4
  • 描写儿童的抒情古诗

      1、《花影》   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2、《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5
  • 百家姓祁文言文

    百家姓祁文言文   历史来源   「祁」源出 ;   一﹕ 出自姬姓. 以邑名为氏. 据<<元和姓纂>>所载, 春秋时晋献侯四世孙名奚, 为大夫, 食采于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