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知识归纳

高考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知识归纳

  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 “何”

  【何】。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个独体字,像人扛着戈,是“荷”的本字。后来,“何”字成了“曷”的假借字,便另造“荷”字来表示原义。另:“何”“曷”“盍”三字音同,词义相通。如,①“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②“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③“大王来何操?”《鸿宴门》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③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④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释: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释: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②作计何不量《孔雀东南飞》。③入门两眼何悲凉《贫士叹》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例释: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例释: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何必】译为“不必”,表示反问语气。《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矣。”

  【何许】译为“何处,什么地方”。《大铁椎传》:“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用疑问口气表示程度。欧阳修《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53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楚天遥带清江引 (三首)

    花开人正欢,花落春如醉,春醉有时醒,人老欢难会[一]。一江春水流,万点杨花坠,谁道是杨花,点点离人泪[二]。回首有情风万里,渺渺天无际。愁共海潮来,潮去愁难退;更那堪晚来风又急[三…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46
  • 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②。”妻适市来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

    古诗文 2022年5月21日
    155
  •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意思: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rdqu…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55
  • “左懋第,字萝石,莱阳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左懋第,字萝石,莱阳人。崇祯四年进士。授韩城知县,有异政。遭父丧,三年不入内寝,事母尽孝。十二年擢户科给事中。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又陈贵栗之策令天下赎罪者尽输粟盐策…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6
  • 《千字文》原文及翻译

      《千字文》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其以儒学理论为纲、穿插诸多常识,用四字韵语写出,很适于儿童诵读,后来就成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5
  • 郑谷《蜀中春暮》阅读答案

    蜀中春暮 (唐)郑谷 所向明知是暗投,两行清泪语前流。 云横新塞遮秦甸,花落空山入阆州。 不忿黄鹂惊晓梦,唯应杜宇信春愁。 梅黄麦绿无归处,可得漂漂爱浪游。 注:郑谷(约851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