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

中考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

  1.之

  ①动词,去、到、往寡助之至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②代词,代人、代物、代事二世杀之《陈涉世家》钟鼓乐之(“窈窕淑女”)

  又数刀毙之《狼》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名之者谁左右采之(代荇菜)

  ③“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在河之洲山之僧智仙也

  ④“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⑤“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如: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公将鼓之

  ⑥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

  ⑦作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

  2.者

  ①结构助词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结构助词,的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宜多应者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孟子二章》

  ④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的原因)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⑦语气词,不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63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春秋公羊传――宣公十八年》

    原文】 十有八年,春,晋侯、卫世子减伐齐①。公伐祀。 夏,四月。 秋,七月,朱肠娄人栽邵子于都②。栽都子于部者何?残贼而杀之也。 甲戌,楚子旅卒③。何以不书葬? 吴楚之君不书葬。辟…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46
  • 高中语文文言文高效教学途径的再探索

    高中语文文言文高效教学途径的再探索   高中语文文言文高效教学途径的再探索   学生戏称学习高中语文的感受:“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文言文学习以难度系数最高而占据榜…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9
  • 文言文求辞职论

    文言文求辞职论   吾事于烟台富士康六月有余,心力交瘁,上交辞职不批。特写辞职论,当贻之于吴中易安也!   余问焉,何为职?或曰:职者,生也。无职者无生,无生者虽然,辞职乃天下工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9
  •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朝代:清代 作者:秋瑾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836
  • 方孝孺《豫让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豫让论》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的创作的一篇论史散文。文章标新立异,从传统儒家思想出发,对豫让进行了批评。这篇散文旨在说明不能“扶危于未乱,而捐躯于既败者,不足以当国士&r…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0
  • 文言文阮裕焚车阅读

    文言文阮裕焚车阅读   (二)课外选段   七、2007年金华市   阮裕焚车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