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必考虚词详解

中考文言文必考虚词详解

  

  ⑴他,她,它(们)。例: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③然之。(之:它,指上文李的话。)

  ④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⑤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

  ⑥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⑦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⑧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⑨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⑩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的’。例: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往,到……去。例: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⑷这,此。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⑸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句读之不知。

  ④何功之有哉?

  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例: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⑺调整音节,无实义。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⑻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例: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③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⑼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①云之崔嵬。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⑽向。例:然后驱而之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7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闯王

    朝代:明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90
  • 远上寒山石径斜:斜字是读xié还是读xiá?网友:不能总听专家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斜字是读xié还是读xiá?网友:不能总听专家的!“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骑”,到底是读jì还是qí?专家说了算! 为了规范现代汉语的读音与字形,国家成立了专门的机构…

    2022年10月15日
    74
  • 韩元吉《六州歌头·东风著意》

    韩元吉 桃花 东风著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认蛾眉,凝笑脸,薄拂燕脂,绣…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64
  • 西塘集耆旧续闻文言文阅读

    西塘集耆旧续闻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后学读书未博,观人文字不可轻诋。且如欧阳公与王荆公诗云: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荆公答云:他日若能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0
  • 马啮盗髻文言文翻译

    马啮盗髻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马啮盗髻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董熙…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137
  • 《孟子三则》“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孟子》三则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成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10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