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导读:文言文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4)介宾结构后置。下文是对四种倒装句的详细解说。

  (1)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a介宾倒装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微斯人,吾谁与归?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b谓宾倒装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可译为有哪一样。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例:僵卧孤村不自哀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四、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

  例:是以谓之文也。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此。是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原因。

  五、其他,表示强调。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可译为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

  (3)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一、中心词+后置定语+者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亭翼然临于泉上是翼然临于泉上亭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二、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三、数量词做定语后置例: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哉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7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稽山书院尊经阁记文言文

      〔明〕王守仁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47
  • 唐诗秋登兰山寄张五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孟浩然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代〕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 一作 始)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沙行 一作:沙平) 天边树若荠…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45
  • 峡江寺飞泉亭记的原文与译文

      峡江寺飞泉亭记   袁枚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面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65
  • 戴叔伦《苏溪亭》原文、注释和鉴赏

    苏溪亭上草漫漫(2),谁倚东风十二阑(3)?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4)。   【注释】 (1)此诗的写作地点与时间,与上首《兰溪棹歌》相近。 (2)苏溪:浙江…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433
  • 醒心亭记文言文翻译

    醒心亭记文言文翻译   《醒心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曾巩所作的一篇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醒心亭记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醒心亭记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3
  • 庄子《秋水》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庄子《秋水》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4-9题(16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