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介绍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介绍

  翻译文言文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多年来高考的必考点之一。考生在翻译文言文时,除遵守“信、达、雅”的翻译原则,掌握一些翻译技巧外,还要避免下列错误:

  一、误译文言实词

  例: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国语》2004年高考福建卷第15题)

  误译:范献子执意要将董叔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执”是翻译本句的得分点,意为“捉住,拘捕”(《古汉语常用字字典》380页),译为“执意”是错误的。

  应译为:范献子将董叔抓来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二、误译文言虚词

  例: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宋史徐绩传》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15题)

  误译:各人都有自己的志向,我怎么可以用利禄取代志向呢?

  “以”,介词,这里是表原因的,释为“因、因为”。译为“用”是错误的。

  应译为:各人都有自己的志向,我怎么能因利禄而改变它呢?

  三、误用现代词语

  例: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后汉书孟尝传》2004年高考全国卷Ⅰ第15题②)

  误译: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参加工作。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译文对原文的理解是基本正确的,错在没有选用恰当的现代词语。“耕佣”即“种田做工”;译文说成“工作”太现代化了,也不准确。

  应译为: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四、语言不合规范

  例: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后汉书孟尝传》2004年高考全国卷Ⅰ第15题①)

  误译:郡里不产谷果,而海里出产珠宝,与交挨连,常常相互通商,贸籴粮食。

  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文白夹杂,“贸”、“籴”等文言词语没有译出;根据语境,“贸”、“籴”可译为“购买”;②生造词语,如“谷果”、“挨连”等;“谷实”应译为“粮食”;“比境”可译为“接界”、“接壤”、“相邻”、“邻近”、“交界”等。

  应译为:郡里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与交接界,常常相互通商,购买粮食。

  五、不辨感情色彩

  例: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晋书皇甫谧传》)

  误译: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至于废寝忘食。

  “耽玩”,深深地爱好玩味,带有褒扬色彩,可译为“沉醉”(深深地处于某种美好的境界之中);“沉湎”是贬义词。

  应译为: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致废寝忘食。

  六、误译原句语气

  例:不识吾子奚以知之?(《孔子家语颜回》2004年高考广东卷第15题②)

  误译:(我)不明白,先生怎么会知道呢?

  原句中的“奚以”就是“以奚”,应译为“凭什么”,用一般疑问的语气表示对颜回判断前提的征询;而“怎么会”是反问语气,表示对颜回的不信任,这不合鲁定公当时的心情和讲话目的。

  应译为:(我)不明白,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的’呢?

  七、误译语法关系(单句)

  例: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资治通鉴唐纪》2004年高考湖北卷第15题②)

  误译:不能结党营私,还装着正直的样子蒙蔽别人免除祸患。

  “党邪”、“陷正”是动宾关系的词组(“党”名词活用为动词),应分别译为“阿附邪恶”、“陷害忠正”,译文因没有弄清语法关系而导致理解错误。

  应译为:不能用阿附邪恶、陷害忠正的手段达到免祸的目的。

  八、误译分句关系(复句)

  例: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汉书疏广传》2004年高考Ⅳ第21题)

  误译:因为德才而钱财多,所以就削弱了志向;因为愚笨而财多,所以就增多了过失。

  疏广讲这句话是为了说明积累财产对子孙后代的负面影响,四个分句从两方面假设说理,译为因果关系是错误的。

  应译为:有德才的人如果钱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多,就会增多他的过失。

  九、不懂文化常识

  例: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也?”

  误译:项王握住剑把站起来,大声问:“来客是什么人?”

  古人席地而坐,而两膝着地,脚背朝下,臀部坐在脚后跟上。如果臀部抬起,上身挺直,这就叫“跽”。项王本坐着,突然见樊哙闯进来,于是警惕起来,握住剑,挺直腰准备站起来,以防不测。在这里,只能解释为“双膝着地,上身挺直”。

  应译为:项王握着剑把直起腰来,问道:“来客是干什么的?”

  十、不懂修辞

  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公孙丑》)

  误译: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发愁没柴烧,不能上朝复命。

  “采薪之忧”是疾病的婉词。

  应译为: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生病,不能上朝复命。

  考生做文言文翻译题时,不妨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检查,看看自己的译文是否正确。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83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双调】折桂令(蓬莱老树苍云)

             乔 吉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62
  • 一箧磨六砚文言文道理

    一箧磨六砚文言文道理   《一箧磨六砚》是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其中的深意就是讲学无止尽。下面是关于一箧磨六砚文言文道理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箧磨六砚   原文   古人有学书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9
  • 《元史·金履祥传》“金履祥字吉父,婺之兰溪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金履祥字吉父,婺之兰溪人。幼而敏睿,父兄稍授之书,即能记诵。比长,益自策励。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基则学于黄榦,而榦亲承朱熹之传这也。自是讲贯益密,造诣益遂…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1
  • 拾葚异器

      【文言文】   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葚,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二斗牛蹄一…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92
  • 虞美人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怀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翻译在宜州看到梅花开放,知道春天即将来临。夜尽时,…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26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映日荷花别样红全诗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