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西塞山怀古》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①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②。
【注】①石燕:传说中的一种有灵性的燕子,遇风雨则飞,风雨停则为石。②洛中:指古都洛阳。
1、 第一首诗中“山形依旧枕寒流”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慨?(3分)
⑵请概括第二首诗中颔联的内容。(2分)
⑶这两首诗同属怀古诗,但表达的主旨各有侧重,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3分)拟人。(1分)寄寓了诗人对自然永恒,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2分)
(2)(2分)写六朝衰败残破的景象。(1分)
(3)(5分)第一首诗写当今“四海为家”,而故垒萧瑟荒凉,警戒当朝统治者吸取教训,居安思危,维护国家的统一。(2分)第二首诗写英雄已去,豪华已尽,只有“青山似洛中”,抒发了对人间万事多变的感慨以及对唐朝江山日益衰败的深沉忧思。(3分)
评分建议:第二首诗答成“英雄虽去,豪华虽尽,而青山依似洛中,表达对金陵王气仍旧未终,繁华依然可以相继的信念”亦可。 

对比赏析
《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此诗怀古伤今。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全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

《金陵怀古》是唐代诗人许浑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首联以追述隋兵灭陈的史实发端,写南朝最后一个朝廷,在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的音曲中覆灭。颔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前两联突出了陈朝灭亡这一金陵盛衰的转折点及其蕴含的历史教训。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这两句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尾联照应开头,抒发了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32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这两句是说,傍晚时分,向幽居的深处走去,只听见鸟鸣之声不绝于耳。深处只闻鸟语,未见人迹,见其幽深。 出自庄翱《寻幽居不遇…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82
  • 行路难其一李白全诗意思、解读

    “行路难其一李白全诗意思、解读”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行路难其一李白全诗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23
  • 语文文言文鉴赏题

    语文文言文鉴赏题   【甲文】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8
  • 《长干行·妾发初覆额》原文及译文赏析

      《长干行·妾发初覆额》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58
  • 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1.悯:怜悯。 2.粟:(sù) 简析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第一、二句“春…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81
  • 描写秋天的古诗二年级

      【导语】秋天到了,硕果累累的秋天透着丰收的喜悦,秋天五彩缤纷的景象。瓜果飘香的秋天更加美丽。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描写秋天的古诗》,希望帮助到您。   秋天的古诗【篇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