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久《蟾宫曲·九日》阅读答案及赏析

蟾宫曲·九日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②,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注:①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写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张可久终生仕途失意,故终日沉湎诗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间。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的习俗。②对青山强整乌纱:意为自己勉强登高。乌纱泛指帽子。③归雁横秋:“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④金杯错落:酒桌上觥筹交错。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②归雁横秋:应为“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
(1)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写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张可久终生仕途失意,故终日沉湎诗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间。你认为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4分)
(2)“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请简要分析。(4分)
(3)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主题?请联系具体内容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2分)从标题“九日”及全文内容看,本文主题应为重阳佳节,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应为表达主题的句子。(2分)“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2分)
(2)(4分)“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或:对比,反衬)现实中人老白发的凄凉,告诫游子不再留念他乡,而是“倦思”故乡。这恰是主题的最好表达。
(3)借景抒情,融情入景。(1分)“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1分)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1分)
对比(或答衬托也行)。(1分)“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发白的凄凉,(1分)告诫游子不要再留念他乡,很好地表达了主题。(1分)

4、你认为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为什么?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
答:从标题“九日”及全文内容看,本文主题应为重阳佳节,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应为表达主题的句子。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白发的凄凉,告诫游子不再留念他乡,而是“倦思”故乡。这恰是主题的最好表达。

赏析:
《蟾宫曲·九日》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写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张可久终生仕途失意,故终日沉湎诗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36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废琴――白居易诗词全集

      废琴   [唐] 白居易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4
  •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

      《与朱元思书》是梁朝的吴均写的一篇写景小品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   与朱元思书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2
  • 文言文晏子使楚的课堂实录

    文言文晏子使楚的课堂实录   《晏子使楚》教学实录之一   教学过程:   一、由语言训练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晏子使楚   指导学生用“子”组词:子孙、子女、子弹;孩子、果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2
  • “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阅读答案及翻译

    (1)夫江上之处女(处女:少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4
  • 柳宗元《小石潭记》姚鼐《游媚笔泉》阅读答案及翻译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2
  • 答司马谏议书原文及对照翻译

      [原文]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