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复古《江阴浮远堂》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试题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2005年山东卷)
阅读答案:
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步骤一)。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眺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步骤二)。

[注释]
   ①江阴:今属江苏。浮远堂:堂名浮远,取苏轼《同王胜之游蒋山》诗中“江远欲浮天”意。②瞰:向下看,俯视。③淮南,指今江苏、安徽省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之地。南宋与金议和,划淮为界。故由长江南岸的江阴北望中原,要从淮南看过去。极目:穷尽眼力。神州:原指全国。
   [作者]
   戴复古(1167—?)字式之,号石屏,黄岩(今属浙江)人,一生以布衣的身份游历四方,卒年约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亦受晚唐诗影响,是江湖派中重要作家。有《石屏诗集》。
   [诗文解说]
   这首诗写作者在浮远堂眺望中所产生的山河破碎之感。戴复古登上了江阴浮远堂,向北望去,望过长江不远就是淮河。南宋小朝庭偏于江南一隅,以淮水为界,中原沦陷于敌手。北望时,心情能好得起来吗?向北望,望之则不忍,不望,又是不能不望,他很后悔登上这江阴的浮远堂,情感在矛盾中碰撞,激发起诗的火花,不由自主地吟唱了。
   [赏析]
   江阴位于长江之滨,诗中大江,即指长江。起句暗点江阴,次句明写浮远堂。“万里愁”是诗人登浮远堂的感喟。“愁”本是无形之物;“万里”是虚指的数词,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在这里诗人借助江、山来烘托表现这种深愁,于是使原来抽象的情感,显得十分形象、真切,直贯诗末。上联写江,是近瞰。诗人将“大江流”与“万里愁”并提,既是望江水生愁,于江水寄愁,也是借江水喻愁。长江万里,愁亦万里;江流不尽,愁也无尽;无“大江流”,何言“万里愁”?下联点山,是远望。诗人借山寄愁,一反常人之法,以山遮断视线为愁,以不见所思为恨;却以无山遮掩为愁,以满目凄凉为恨,这就不能不望了。只因无山遮隔,才致使中原沦丧之地,尽收眼底,触目辛酸,令人生悲。由于“无山”,故能“极目”,因“极目”而视通万里,由此而生“万里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3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河北民》

    王安石 河北民,     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 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 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 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 路旁过者无…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07
  • 史上最精彩的10句含“笑”诗,笑读诗词,笑对人生

    第1句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此句出自北宋黄庭坚的《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投荒万死鬓毛斑, 生入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 岳阳楼上对君山。 这句诗中的笑是“…

    2023年1月27日
    119
  • 善呼者文言文的阅读答案

    善呼者文言文的阅读答案   善呼者这一篇文言文中主要讲述了公孙龙的故事,善呼者文言文的阅读答案,我们一同来看看下文。   公孙龙在赵之时,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有客…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1
  • 韩三张丑之合齐楚讲于魏原文及翻译

      韩三·张丑之合齐楚讲于魏   作者:刘向   张丑之合齐、楚讲于魏也,谓韩公仲曰:“今公疾攻魏之运,魏急,则必以地和于齐、楚,故公不如勿攻也。魏缓则必战。战胜,攻运而取之易矣。…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78
  •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文言文附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文言文附答案   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回答1-4题。(12分)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4
  • 宋之问,字延清,汾州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人。父令文,高宗时为东台详正学士。之问伟仪貌,雄于辩。甫冠,武后召与杨炯分直习艺馆。累转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武后游洛南龙门,诏从臣赋诗,左史东…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