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咏梅九首(其一)》阅读答案及赏析

梅花九首(其一)
明 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注:何郎:南朝诗人何逊,作有咏梅的诗歌。
1:本诗写出了梅花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内容回答。(6分)
2:尾联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首联讲梅花本应开在瑶台,不知为何却开在江南,揭开了其超凡脱俗的特点;(2分)颔联把梅比喻成高士美人,揭示了其孤傲高洁的特点;(2分)颈联用疏影残香揭示了其淡泊自爱的特点。(2分)
2:借用何逊的典故,(1分)说天下除了何逊之外,无人真正懂梅,言外之意为,当今只有诗人自己才真正懂得梅,表达了诗人的寂寞,(2分)诗人引梅为知己,表达了自己的高洁与傲骨。(2分)

赏析
作者开首便对梅花大加赞叹。首联两句写像梅花这样瑰丽的风姿,本来应该充任瑶台上的琼玉,却不知被那位仙人栽到了江南的处处山林。颔联说,梅花但它毕竟是仙风道骨,到底还是来到了人间,但它不屑生长在尘埃之中,这才是这位孤高拔俗的隐私的愿望;后一句说,梅花是世人愿意亲近的“美人”,但这美人是仙女下凡,不能轻易见到,要欣赏着抛去一切俗念,到那清风明月的林泉之下,才能见到它清秀动人的姿容。这两句仍然写梅花的与众不同。“颈联分承颔联,进一步加以申说:山间的秀竹,自然不会放过与高士交结的机会,他们把自己萧萧竹声的清寒,奉献给梅花的身影,好让疏朗的梅影借着这清寒,更显得仪态高峻;山间那默默的青苔,也知道爱怜美人,当梅花完成报春的使命,留有余香的花瓣半蚀于春泥中时,青苔用自己的身体来掩盖“美人”躯体。

尾联说自从南朝诗人何逊去了梅花便不逢知己,从此再没有人像他那样咏赞自己了,在漫长的岁月里,在春风吹佛下寂寞愁苦地开落了多少回,可惜,再也没有遇到像他那样的第二个人。诗中的梅花,很有些孤芳自赏,笑傲古人,大有知音一个也难求的味道。梅花的高洁,恐怕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吧。
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3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案例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案例   1刘氏善举   刘某某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生养有一个孩子。她白天在田间耕作,晚上点着烛火在织机上纺织,一年到头都是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她总是能够拿一升…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9
  • “三杯取醉不复论,一生长恨奈何许”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三杯取醉不复论,一生长恨奈何许”这两句是说,喝上三杯酒,求得一醉,还有什么再说的呢?一生之中的绵绵长恨,真是无可奈何啊!诗句反映出诗人此时情绪低落,语带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2
  • 拔苗助长文言文答案

    揠苗助长阅读答案 1.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答】寡:少 2.以为无益而舍之者 【答】舍:不去管 3.匪徒无益 【答】益:益处,好处。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

    古诗文 2022年5月21日
    160
  • 中考文言文的4大应对诀窍介绍

    中考文言文的4大应对诀窍介绍   中考文言文四大应对诀窍:注重课内字词的积累、翻译需把握特殊句式、通过阅读来理解、记忆、灵活多练,巩固积累。   在中考的语文考试中,文言文的考查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7
  •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注释及翻译赏析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103
  • 《晏子之御者》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晏子之御者 【原文】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9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