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咏梅九首(其一)》阅读答案及赏析

梅花九首(其一)
明 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注:何郎:南朝诗人何逊,作有咏梅的诗歌。
1:本诗写出了梅花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内容回答。(6分)
2:尾联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首联讲梅花本应开在瑶台,不知为何却开在江南,揭开了其超凡脱俗的特点;(2分)颔联把梅比喻成高士美人,揭示了其孤傲高洁的特点;(2分)颈联用疏影残香揭示了其淡泊自爱的特点。(2分)
2:借用何逊的典故,(1分)说天下除了何逊之外,无人真正懂梅,言外之意为,当今只有诗人自己才真正懂得梅,表达了诗人的寂寞,(2分)诗人引梅为知己,表达了自己的高洁与傲骨。(2分)

赏析
作者开首便对梅花大加赞叹。首联两句写像梅花这样瑰丽的风姿,本来应该充任瑶台上的琼玉,却不知被那位仙人栽到了江南的处处山林。颔联说,梅花但它毕竟是仙风道骨,到底还是来到了人间,但它不屑生长在尘埃之中,这才是这位孤高拔俗的隐私的愿望;后一句说,梅花是世人愿意亲近的“美人”,但这美人是仙女下凡,不能轻易见到,要欣赏着抛去一切俗念,到那清风明月的林泉之下,才能见到它清秀动人的姿容。这两句仍然写梅花的与众不同。“颈联分承颔联,进一步加以申说:山间的秀竹,自然不会放过与高士交结的机会,他们把自己萧萧竹声的清寒,奉献给梅花的身影,好让疏朗的梅影借着这清寒,更显得仪态高峻;山间那默默的青苔,也知道爱怜美人,当梅花完成报春的使命,留有余香的花瓣半蚀于春泥中时,青苔用自己的身体来掩盖“美人”躯体。

尾联说自从南朝诗人何逊去了梅花便不逢知己,从此再没有人像他那样咏赞自己了,在漫长的岁月里,在春风吹佛下寂寞愁苦地开落了多少回,可惜,再也没有遇到像他那样的第二个人。诗中的梅花,很有些孤芳自赏,笑傲古人,大有知音一个也难求的味道。梅花的高洁,恐怕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吧。
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3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晏子答梁丘据》全文翻译

    晏子答梁丘据 原文: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rdqu…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4
  •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的词意:微风疏雨潇潇洒个不停,催下愁人的千万行泪水。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一边是小风疏雨,一边是泪下千行,痛苦之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92
  •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句式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句式   文言句式(例)   1)判断句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是寡人之过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夺项王天…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6
  • 《游褒禅山记》鉴赏

      本文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是作者与他的两位朋友和两个胞弟同游褒禅山后所写。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

    古诗文 2022年5月23日
    112
  •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是一篇文言文,出自西汉文学家刘向编的《战国策》。以下是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整理的关于《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文言文翻译和注释、《齐王使使者…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63
  •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阅读答案及翻译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①。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rdqu…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