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金陵后观棋(其一)》阅读答案及鉴赏

金陵后观棋(其一)
钱谦益
寂寞枯枰响泬寥,秦淮秋老咽寒潮。
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
【注释】①钱谦益 ,江苏常熟人,明末清初诗人。南明时为礼部尚书。清军攻陷南京后降清。降清后,写了许多追念明朝的诗。此诗作于顺治四年。②枰:棋局。泬寥(xuè):空旷萧条的样子。③秦淮: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市西南,秦淮河两岸向来歌舞繁华。④六朝:历史上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统称 “六朝”。它们都定都南京。六朝时战事频仍,朝代更迭迅速频繁。
1.本诗第二句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诗句赏析。(5分)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 “咽”,呜咽。(1分)深秋的秦淮河寒潮呜咽,一个“咽”字拟人化地写出了环境的萧条肃杀(2分),抒发了作者眼见战后残破衰落景象的悲慨之情(2分)。(如果写出其他字,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2.(1)战后萧条,昔盛今衰之感:空虚寂寞中棋声冷落,曾经歌舞升平的秦淮河两岸如今是酒阑唱罢,留下了战后的残迹。
(2)自身年衰,屈身事清,晚节不保之悲:萧瑟寒宵,白头对灯影,景悲,人亦悲。
(3)残局难收,六朝兴衰,前朝已亡之叹:作者以观棋喻国事,流露出对前朝的惋惜与怀恋,对历史兴亡的感慨。(每点2分)

作者
钱谦益(1582–1664) 明末清初常熟人。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明万历进士。

赏析
诗人将寂寞冷落的残局,融入秦淮秋潮幽咽凄清的背景之中,极力渲染金陵城的萧瑟氛围。进而借观棋抒发心中感慨,在棋的残局中寄寓了诗人的故国之思。构思精巧,情调凄楚,含蓄蕴藉,是一首情景兼胜的好诗。

诗作于顺治四年(1647),时南明已灭亡两年多,诗人虽然投降了清朝,但对明朝的感情仍未消释,因此借咏棋寄托自己无法明言的伤感。诗是咏棋,所以首句着题,从棋落手,言棋枰上争战之声已结束,意即大局已定。次句由棋转入写景,描绘南明故都秦淮河寂寞萧瑟之状。两句看似不相关,实际上是用感情作维系,从棋局的凄冷联想到现实世界的凄冷,从而产生世事沧桑的感喟。这就是诗家常说的通感。三、四句归到观棋人。“白头灯影凉宵里”,悲凉迟暮之气腾出,如此之人处如此之境,自然产生观棋如观人世的感觉,诗因此延伸出棋局之覆亡如六朝之覆亡的想法,隐约把对明朝灭亡的伤痛也委婉地写了进去。全诗在渲染气氛上格外出色,不管是虚写还是实写,都统一在衰飒悲哀的气氛中,让人自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在字句中缓缓地涌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4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山花照坞复烧溪,树树枝枝尽可迷–钱起《山花》全诗翻译赏析

    山花照坞复烧溪,树树枝枝尽可迷。 [译文]  山花多,坞边溪畔到处都是;美,每一棵每一枝都娇艳迷人。 [出自]   钱起  《山花》 &nb…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5
  • 《折桂令春情》翻译及赏析

      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参考…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36
  • 《后汉书·卢坦传》“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盍察之?”坦曰:“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7
  • 文言文知识点固定句式总结

    文言文知识点固定句式总结   所谓固定句式,是文言文表达中的一种习惯用法。了解常见的固定句式,有助于理解句子的含义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列出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固定句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8
  • 《秋寻》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①子赴友人孟诞先之约,以有此寻也。是时秋也,故曰“秋寻”。 ②夫秋也,草木疏而不积,山川澹而不媚。比之…

    古诗文 2022年5月18日
    126
  • 《宿云梦馆》翻译赏析

      《宿云梦馆》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欧阳修。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前言】   《宿云梦馆》这是诗人思…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