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平《代春怨》《春怨》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代春怨
刘方平①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②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③,梨花满地不开门。

【注】①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今河南洛阳人,隐居不仕,善画山水。作者写此诗时,唐朝西部战争连绵不断。②金屋:极为华丽的居室,这里指嫔妃们住的宫殿。③春欲晚:明媚的春天即将过去。
(1)《春怨》中无一“怨”字却句句写“怨”,请分析这首诗是怎样写“怨”的。
(2)这两首诗都用了象征手法,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首句写景。碧纱窗上,日影消失,伤怨之情,油然而生。渲染一种幽寂的气氛,表现了女主人公孤独寂寞的情怀。第二句正面抒发怨情。虽居豪华的金屋,但内心郁闷哀伤,只有以泪洗面,其落寞凄苦不言而喻。第三句描写了空寂的环境,大好的春光将尽。触景伤怀!第四句写她不愿开门去看那满地落花,表明主人公深沉的怨恨,把怨情推向了高潮,使主题更加突出。(意对即可)
(2)《代春怨》:“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在东风的吹拂下,杨柳千条向西摇摆,象征着那些怨妇们终日西望的情景,既写出了眼前景又传递出心中情。《春怨》:以象征手法点出了美人迟暮之感,“日落”“黄昏”“春欲晚”“梨花满地”等象征诗中人的命运,显示出诗中人身世的可悲、青春的暗逝。(意对即可) 

对比赏析
《代春怨》
这是一首代言体的诗,要“言”的是“春怨”。诗中无一“春”字,但从写景可见;至于“怨”字,则只能从字里行间细加品味,仔细琢磨了。
“朝日”,犹日日,时俗口语;春暮莺稀,故谓“残莺”。时至暮春,独守空闺,自然怨忧满怀,偏偏几只残莺似乎也察知闺中思妇的孤寂,天天来陪伴着她叫个不停,更令人愁肠百结。愁之无奈,只好拉开窗帘,目之所见,芳草萋萋,碧色天涯。这无边的春色,既能勾起往日“草色青青送马蹄”的回忆,也可以引起草绿有期,征人难待的悲恨,是前者,是后者,抑或两者皆有,总不免“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李重元《忆王孙》)。眼前所见,心中所思,景、事相连,更惹动无限伤怀。她只得再次将视线移开——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这两句别具匠心。“时有东风入”为“千条尽向西”之因,在东风的吹拂下,杨柳千条向西摇摆,既写出了眼前景又传递出心中情。因为唐时征戍多在西陲,征人所在,妾之所向,“杨柳千条尽向西”,正形象概括了那离魂倩女,玉立亭亭,忧思万缕,终日西望的情景。如此终篇,收到了情深意挚,含而不露,扣人心弦,余味不尽的艺术效果。
“诗中须有人在”。这首诗句句写景, 却句句“有人在”,人与自然获得了奇妙的对应。“人”之所见所闻,既是情的触媒,又是意的流向,“人”之情动心驰,与物之声色势态融为一体,是情化的自然,是自然的情化,两者浑然无迹,达到了“超妙”的艺术境界。

《春怨》
  诗人描写了一个失宠之人的哀怨,凄凉的环境,衬托出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寂寞,凄苦无依。全诗细腻委婉,意境深厚,味外有味,感人至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43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山中》

    邵 定 白日看云坐, 清秋对雨眠。 眉头无一事, 笔下有千年。 这是一首两两作对的五言绝句。白日清秋,看云对雨,应作互文看,白日指终日如此,清秋概括四季,这两句写出主人公的超尘脱俗…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8
  • 初二语文文言文默写训练

    初二语文文言文默写训练   1.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绘桃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4
  • “年华空自感飘零。拥春酲,对谁醒?”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年华空自感飘零。拥春酲,对谁醒?”这两句词意:我徙然感到韶华易逝,容华凋零,终日在春酒中留连光景。没有知心的人可以交谈,对谁人也用不着清醒。 出自《江城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8
  • 王充市肆博览

      《王充市肆博览》的典故出自《后汉书》,创作于东汉光武帝时期   【文言文】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01
  • 古诗中有描写鸟类的诗句及作者出处

    描写鸟的诗句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32
  • 文言文《东周欲为稻》译文及赏析

    文言文《东周欲为稻》译文及赏析   【提要】   在战国时代最有名的说客和谋士就是苏秦,尊称为苏子。他是中国梦想得到权力、金钱和荣耀的士大夫们的楷模。他的精彩言论和谋划主要在《秦策…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