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阅读答案附意思赏析

念奴娇·登多景楼

【宋】陈亮

危楼远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
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莲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注】:
① 陈亮,南宋爱国词人。多景楼位于今江苏镇江市北固山。1164年隆兴和议之后,南宋统治者中弥漫着一种以长江为界,南疆北界的谬论,放弃北伐,以求苟安。
② 中流誓:祖逖中流击楫,立志荡平外敌。
  【注释②提供的答题信息】:a表明此词用了运用典故的表现手法;b表明诗人将学习或效法祖逖立志荡平外敌,保固南宋江山
③小儿破贼:东晋时期,谢安率军与氏族人苻坚作战,谢安回答友人的询问时说:“小儿大破贼”
【注释③提供的答题信息】:a 表明此词用了运用典故和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b表明作者要率军北伐“大破贼”的决心

1、词的下阙“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5分)
2、陈亮长于因词言政,借古讽今。试就词中所引六朝旧事,来阐述这一特点。(6分)
  
答案:
1、【解答】词人借祖逖中流击楫挥师北伐的典故,①通过“正好”“不须”二词,表达了自己要求北伐刻不容缓的迫切心情和毫不犹豫的自信心;②又以东晋谢安名句收尾,再现了谢安抗敌得胜时的大将风度,表达了自己豁达的胸襟、无畏的胆识和豪迈的气魄。
2、【解答】词人①借“只成门户私计?”明言六朝实际上是暗指当今统治集团不顾国家存亡的大事,只管各自谋取私利,戳穿了“南疆北界”的欺骗性;②又借“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之故事,讥讽了当朝醉生梦死的豪门贵族国难当头之际,既不敢抵抗入侵之敌,又要假惺惺地扮作“英雄流涕”的爱国志士的模样。
  

【附】:
  【全词大意】居高楼上四处眺望,深感如此地势的情意,古今有几个人曾经领会?长江天险象鬼神设施,竟被糊里糊涂地看作,划分南北的天然疆界。一条江水横奔 纵陈,峥嵘的山岗环绕三面,都做出争夺雄奇、进取中原的姿势。六朝统治者干了些什么事?只依靠天然的险阻作为一时苟安的自私之计。
  可笑东晋的权贵王导、谢安众人,居然登上高楼眺望边远,也装模作样学爱国的英雄洒泪挥涕。凭借着这有利的江山,却不去收复黄河、洛水一带地区,让敌人血腥 蹂躏得无边无际。当前形势很好,正该北进长驱,不必再回头反顾,应该效法祖逖中流击楫发誓,谢玄在淝水大破秦贼,胜利的局势已经形成,用不着再问强敌是否相对!

【赏析】
  词人用战略家的眼光指点江山,审视历史,破长江乃天限南北的旧说,发京口可争雄中原的宏论,嗟六朝只经营门户之私计,笑庸人空仿效英雄之挥涕,进而大声疾呼,鼓吹北伐。全篇高屋建瓴,势不可当,颇有战国纵横家之气。

上片借批判东晋统治者偏安江左,谴责南宋统治者不图恢复中原。“一水”三句,指出地形对南宋有利,应当北上争雄。但是,南宋朝廷颓靡不振,紧步六朝后尘,“只图门户私计”,同样苟安于一隅。
下片抨击空论清谈。作者认为,真正的爱国者应当象东晋的祖逖那样,中流击楫,义无反顾。全词议论精辟,笔力挺拔,大有雄视一世的英雄气概。刘熙载曾在《艺概》中将陈亮与辛弃疾相提并论:“陈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52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实词进的用法

    文言文实词进的用法   文言实词   进   文言翻译   jìn   (1)<动词>前进;向前移动。《涉江》:“船容与而不~兮,淹回水而疑滞。”   (2)<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80
  •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古诗拼音版、翻译及鉴赏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古诗拼音版、翻译及鉴赏”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古诗 宣xuān州zhōu谢xiè朓t…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11
  • 小学必背文言文注音

    小学必背文言文注音   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各位同学们,我们看看下面的小学必背文言文注音!   小学必背文言文注音1 咏鹅 骆宾王   é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0
  • 《张纲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张纲 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r…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358
  • 《登幽州台歌》原文及注释译文

      《登幽州1台歌》   作者:唐·陈子昂   前2不见古人3,后4不见来者5。   念6天地之悠悠7,独怆然8而涕9下!   注释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在北…

    古诗文 2022年5月22日
    174
  • 孙泰轶事文言文的翻译

    孙泰轶事文言文的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孙泰轶事文言文的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   孙泰逸…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5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