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约《别范安成》阅读答案及赏析

别范安成
沈约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注】 
①易:看得轻易。前期:日重见之期。②难重持:难得再有持杯共饮的机会了。
这两句是说,你不要认为眼前这一樽离别之酒不算什么,恐怕明日离别之后就难得再有持杯共饮的机会了。

1.诗中的“易”与“难”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变化?
2.此诗虚实结合,哪一句是虚写?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易”与“难”运用了对比的手法(2分)。写出少年与暮年不同人生阶段对离别的感受。少年时,不知离别的愁苦;暮年时,方知离别的愁苦,担忧难有再会的机会了。诗人以前者衬托(或反衬)后者,表达此时与朋友离别的凄伤之情。(2分)
2. 虚写的是第七句,它表达的意思是:分别以后,即使在梦中也难以相会,更不用说在现实中了。这强化了全诗的感情,深化了诗歌的主旨。

赏析
《别范安成》是南朝文学家沈约创作的送别诗。此诗前四句写少年离别之“易”,后四句写老年离别之“难”,在离别的哀愁之中,还含有对人生进行反思的意味。此诗抒情线索上有着鲜明特征。前四句写少年离别之“易”,后四句写老年离别之“难”,而络绎奔流在诗的底蕴的,则是“难”的深沉慨叹。诗人以“明日难重持”为感情枢纽,往前推移——念及少年意气的“易前期”,不由充满了追悔和遗恨;往后瞻望——遥想别后的相思,更增惆怅和哀伤之感。而且,惟有少年之“易”,才反衬、加重了老年之“难”的伤感;也惟有老年之“难”,才写尽说透少年之“易”的轻率。在这“易”与“难”的纷纭交错之中,一缕缕充满人生感喟的情丝,脉脉吐出,全诗也因而具有了丰富的涵载容量。因此,此诗在离别的哀愁之中,还含有对人生进行反思的意味,它之所以超越一般的离别之作、能够千年来被传诵不衰,其奥秘大概也正在于此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52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齐国好厚葬 文言文原文译文

    齐国好厚葬 文言文原文译文   齐国好厚葬    原文: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1
  • 新崩滩

    文言文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馀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或方似屋,…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16
  • “日落高门喧燕雀,风飘大树撼熊罴”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日落高门喧燕雀,风飘大树撼熊罴”这两句是说,将军昔日之威风,使敌军为之丧胆;狂风撼树,英雄殒命,府上昔日繁盛,而今门前冷落,唯日暮燕雀相喧而已!昔盛今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3
  • 赤枣子·寄语酿花风日好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惊晓漏,护春眠。格外娇慵只自怜。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古诗文 2020年3月10日
    599
  •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阴兴字君陵附答案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阴兴字君陵附答案   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母弟也,为人有膂力。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5
  • 鱼游春水 夏完淳

             春  暮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