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的用法资料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资料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苏轼《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归有光《项脊轩志》)

  ②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司马迁《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司马光《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张溥《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司马迁《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司马光《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苏轼《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司马迁《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蒲松龄《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韩愈《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苏洵《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诸葛亮《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

  (五)名词

  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贾谊《过秦论》)(以为:把它设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贾谊《过秦论》)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苏轼《石钟山记》)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司马迁《鸿门宴》)

  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荀子《劝学》)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李密《陈情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1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雉鸟报复》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雉鸟报复 有猎于山者,射雄雉而置雌雉,或扣其故,曰:“置雌者留以招雄也,射雌则雄者飏,并获则绝矣。”数月后,雌果招一雄雉来,猎者又射之。如是数年,获雄雉无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115
  • 采草药文言文字词翻译

    采草药文言文字词翻译   导语:采草药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单元的第一课,两篇短文中的一篇,是一篇阐说事理的说明文,从课文设置上看,是一课精讲课。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73
  • 王孙圉论楚宝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曰:“未尝为…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17
  • 不畏浮云遮望眼下一句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意思赏析

    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写道:“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本是咏物抒怀之句,却也包含着深刻的哲理。    山中的浮云能够遮住…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17
  • 文言文《画蛇添足》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画蛇添足》原文及翻译   《画蛇添足》这篇文言文的寓意十分深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画蛇添足》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80
  • 形容立秋的经典古诗大全

    下面是关于形容立秋的经典古诗大全,一起来看看吧! 立秋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三伏带一秋,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