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则的用法素材

文言文虚词则的用法素材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苏轼《石钟山记》)

  ④临视,则虫集冠上(蒲松龄《促织》)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苏洵《六国论》)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韩愈《师说》)

  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蒲松龄《促织》)

  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崤之战》)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①《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

  ①以身作则。(成语)

  (四)动词,效法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

  【则是】只当是。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关汉卿《窦娥冤》)

  【则则】赞叹的声音。

  ①连呼则则。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2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作者出处及全诗翻译赏析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   [出自]   北宋&nbsp…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06
  • 魏禧《大铁椎传》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9
  • 寄欧阳舍人书

    朝代:宋代 作者:曾巩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635
  • 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6
  • 《咏柳》

    王十朋 东君于此最钟情, 妆点村村入画屏①。 向我无言眉自展, 与人非故眼犹青。 萦牵别恨丝千尺, 断送②春光絮一亭。 叶底黄鹂音更好③, 隔溪烟雨醉时听。 这首《咏柳》诗,全从所…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2
  • 《哥舒歌·北斗七星高》翻译赏析

      《哥舒歌·北斗七星高》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西鄙人。古诗全文如下: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前言】   《哥舒歌》是唐…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