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语音和文字

文言文中的语音和文字

  文言文的语音部分,除了多音字的辨析之外,还包括异读字的问题。文言文异读字有三种情况: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和古音异读。

  所读破音异读,传统上又叫读破。它是采用改变字(词)通常读音的方法来表示该字(词)词性和意义的’改变。例如: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贾谊《论积贮疏》)在这一句中,否定制词不修饰雨,可知这个雨字已经不再是名词了,而活用为动词,作下雨讲。所以,在习惯上把它读作y,以表示和作名词的雨的区别。

  所谓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例如:子曰:学耐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里的说是悦的通假字,因此,就应该读成它所通的悦字音yuè , 而不能再读它的本音shu了。

  所谓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我、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例如: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木兰诗》)此句中可汗是对我国北方部族首领的称呼,应读为kè hán,而不要读为kê hàn。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语言的约定俗成性,有些古音,在流传过程中逐渐被废除了,并得到了大家人认可。如叶公好龙的叶是姓,古音读shè,由于大多数人都把它读作yè, 现在已经读为yè了。作为地名和姓氏的费,古音读bì,但现在人们都把它读作fèi。对于这类字,要根据普通话审音委员会编的《普通话异读审音表》的规定,凡是时令废除古音的字,一律要读今音。

  以上说的文言文的三种异读字和我们通常说的多音字多义字是有区别的。多音多义字的音和义在千百年来早已完全固定下来,为大家认可,并经常运用,而这里所说的异读,则只表示在具体的文言环境中,某个字音、义的变化,因此,切勿把它与我们现在多音多义字混为一谈。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3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卷六十四 ◎奏议十首

      【奏马澈不当屏出学状】   元?八年四月某日,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左朝奉郎守礼部尚书苏轼状奏。准太学条,三学生凡有进献文字及书启贽有位,并先经长贰看详可否,违者出学。右本部…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84
  • 小重山端午翻译赏析

      《小重山·端午》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舒頔。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9
  • 郭进建宅文言文翻译

    郭进建宅文言文翻译   郭进建宅是据《梦溪笔谈》改写的一篇文言文,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郭进建宅文言文翻译!   郭进建宅文言文翻译  原文   郭进有才略,累有战功。尝刺刑州,今刑…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64
  • 女冠子·淡花瘦玉

    朝代:五代 作者:孙光宪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淡花瘦玉,依约神仙妆柬,佩琼文。瑞露通宵贮,幽香尽日焚。碧纱笼绦节,黄藕冠浓云。勿以吹箫伴,不同群。

    古诗文 2020年3月10日
    599
  • 《李陵论》文言文及译文

      原文:   《论》曰:“忠、孝、智、勇四者,为臣、为子之大宝也。”故古之君子,奉以周旋,苟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汉李陵策名上将,出讨匈奴,窃谓不死于王事非忠,生降于戎虏非勇,…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2
  • 常见课外文言文翻译

    常见课外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常见课外文言文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常见课外…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10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