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濆《辛苦吟》阅读答案及赏析

辛苦吟
于濆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投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妹,化为嫫母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注】①嫫母:黄帝的妃子,貌丑。
(1)这首诗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2)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参考答案】
(1)①前四句表现下层人民的饥寒和后四句表现的上层社会的糜烂的对比。②前四句中表现的下层人民生活辛苦劳作的现实,和本应过上温饱生活的情理之间的对比。③后四句中假设燕赵美女变成丑妇前后,笑值千金与不值千金的对比。(每点2分)

(2)这首诗深刻揭露示了封建社会统治者生活奢侈糜烂,劳动者生活饥寒交迫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3分)表达了作者对上层社会的无情批判和对下层百姓的深切同情。(2分)

赏析:
这首诗前四句表现下层人民的饥寒,后四句表现上层社会的糜费;两相对照,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不合理现象。全诗用的是对比手法,不仅前半首和后半首将下层与上层情况作了鲜明的一般性对照,而且前半首与后半首又分别用了不同的特殊对比手法,具体表现下层和上层的情况:前半首用的是“推理对比”,后半首用的是“转化对比”。
  前四句说,在田地里扶犁耕种的男儿,理应有饭吃,吃得饱,但是实际上却挨饿;在窗牖下投梭织布的妇女,理应有衣穿,穿得暖,但是实际上却在受冻。情理本应如此,而实际却正相反,情理与实际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情理并非直接表现出来的,只写出条件,由读者推理,然后与实际情形对照,可称之为“推理对比”。这种对比,读者会对不合理现象发出“岂有此理”的感叹,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动人,颇有艺术效果。
  推理对比,早就有此传统。《淮南子·说林训》说:“屠者藿羹,车者步行,陶者缺盆,匠者狭庐,为者不得用,用者不肯为。”这里就包含了推理对比。这手法在诗歌中普遍运用,如孟郊《织妇辞》“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杜荀鹤《蚕妇》“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都是表现用者不肯为,为者不得用。宋张俞《蚕妇》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首诗历来脍炙人口。它之所以能如此耐人寻味,也正在于采用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推理对比手法。表现生活中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不合理现象,多用此法。《辛苦吟》就用此法表现了食、衣两方面的不合理情况。
  后四句说,我希望燕地赵地的美女,都变成面目丑陋而德行贤惠的嫫母;那么,她们的笑,就不可能再那样值钱,也就再不至于有一笑千金的挥霍现象了。这样于国于家都有利,都会好起来。古时传说燕、赵(在今河北省)出美人,这里以美人之锦衣玉食,一笑千金,典型地表现出上层生活的糜费;诗人对此现象十分不满,因而浪漫地提出这样的假设:但愿有朝一日,燕、赵所出美人,转化为黄帝的妃子嫫母:貌美转化为貌丑,无德转化为有德,笑值千金转化为笑不值钱。到那个时候,社会上富者穷奢极侈、贫者衣食无着的现象,也许可望有所改变吧。诗人驰骋想象,从现实的境界转化为理想的境界。巧妙地用两种境界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手法可称之为“转化对比”。诗人有意通过浪漫的想象来构成这种转化对比,借以批判上层社会的腐败。
  转化对比也是传统的对比手法,“沧海桑田”是自然界的转化对比,通常被用来说明古今人事转化的对比;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则是直接表现古今人事的转化:“吴宫花草”变为“幽径”,“晋代衣冠”成了“古丘”,这也是一种转化对比。此诗通过想象中的转化,来构成转化对比,在艺术效果上同样能使所表现的形象鲜明而又突出,能使所抒发的感情宛转而又强烈,富有艺术感染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52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段成己《江城子·阶前流水玉鸣渠》阅读答案

    江城子 段成己① 阶前流水玉鸣渠。爱吾庐,惬幽居。屋上青山,山鸟喜相呼。少日功名空自许,今老矣,欲何如。   闲来活计未全疏。月边渔,雨边锄。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谁唤九原摩诘起,…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52
  • 咏史怀古诗–古代诗歌鉴赏

    咏史怀古诗–古代诗歌鉴赏 一、什么是怀古诗 怀古诗又称怀古咏史诗,它一般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抨击社会现实,或抒发沧桑变化的人生感慨。风格一般雄…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1
  • 成亲后的孙夫人是如何称呼刘备的?

    成亲后的孙夫人是如何称呼刘备的? A.主公 B.夫君 C.刘郎 D.丈夫 正确答案:D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99
  • 俞紫之《阮郎归》阅读答案

    阮郎归 俞紫之 钓鱼船上谢三郎。双鬓已苍苍。蓑衣未必清贵,不肯换金章①。 汀草畔,浦花旁。静鸣榔②。自来好个,渔父家风,一片潇湘③。 [注]①。金章;此处指高官的服装。 ②。鸣榔:…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3
  • 初一木兰诗编成故事

    初一木兰诗编成故事   花木兰倚靠在织布机旁发呆,心事重重.昨天深夜一纸军队的文告打破了家中的宁静:军书连下十二道,每一道都在催促父亲重新披挂出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初一木…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1
  • 木兰诗主要情节包括哪几部分

    木兰诗主要情节包括哪几部分   记述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后辞官回乡,赞颂她的不贪名利,孝敬父母,以及反对了女子不如男的’观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木兰诗主要情…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